[发明专利]一种监测层间产液能力差异的室内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11426.4 | 申请日: | 2014-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8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肖武;王滨;张超;颜子;张金铸;张孝天;丁利;赵伟;彭国红;孙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层间产液 能力 差异 室内 试验 方法 | ||
1.监测层间产液能力差异的室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测层间产液能力差异的室内试验方法包括:
步骤1,填制具有模拟储层物理性质的多个填砂管;
步骤2,进行填砂管物理性质检验;
步骤3,记录填砂管的饱和油量;
步骤4,进行水驱油试验;以及
步骤5,进行层间产液能力差异分析;
在步骤1中,根据试验区块各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确定填制物的类别、压制压力、压制时间,填制具有模拟储层物理性质的填砂管;
在步骤2中,测定填砂管的孔隙度、渗透率,根据水测渗透率前后填砂管称重,计算各填砂管的实际孔隙度;根据注入流量及注入平稳时的压力,计算各填砂管的实际渗透率,如果测定值与实际值对比不在误差范围内,重复步骤1调整填制的参数直到满足实验要求为止;将填砂管称重后,在油藏温度条件下,以5mL/min的注入速度向填砂管中注入地层水,每1min记录一次填砂管入口的压力,当填砂管的尾端出口完全出水并且压力保持平稳时关闭尾端阀门并称重,根据水测渗透率前后填砂管称重,由式(1)计算填砂管的孔隙度:
式中:—孔隙度,%;m—水测渗透率后填砂管重量,g;m0—水测渗透率前填砂管量,g;ρw—水的密度,80℃,g/cm3;d—填砂管内径,cm;L—填砂管长度,cm;
根据注入流量及注入平稳时的压力,由式(2)计算填砂管的渗透率:
式中:Q—在压差ΔP下,通过填砂管的地层水流量,cm3/s;A—填砂管截面积,cm2;L—填砂管长度,cm;μ—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填砂管的地层水粘度,mPa·s;ΔP—地层水通过填砂管时入口端与出口端的压差,MPa;K—填砂管的渗透率,μm2;
在步骤3中,以从低到高的流速饱和原油,直至不再出水,饱和完成后,当入口压力小于界限值时关闭填砂管两端阀门,并记录饱和油量,计算含油饱和度与试验区块目标值一致;在油藏温度条件下,以1mL/min的流速饱和油,饱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填砂管入口和中间测压点压力,当填砂管出口完全出油时,再以2mL/min的流速饱和油,当填砂管的出口完全出油时,再以3mL/min的流速饱和油,当填砂管的出口完全出油时,停泵,并关闭填砂管的入口和出口,在油藏温度下老化48h,记录整个饱和油过程中填砂管出口的总出水量,或入口注入油量与出口出油量差值,即为饱和油量,由式(3)计算出含油饱和度:
式中:So—含油饱和度,%;V—孔隙体积,cm3;Vo—饱和油量,cm3;
在步骤4中,将多根填砂管并联,在油藏温度条件下,用注入水恒压或变压力水驱至含水率为99%,分别计量各填砂管的出油量及含水;
在步骤5中,根据每根填砂管的初始含油饱和度计算原始饱和油量,每根填砂管的累计出油量与原始饱和油量的比值即为各填砂管的采出程度;根据每根填砂管的出油量和含水,计算出产液量;通过含水、产液量、采出程度的对比分析,反映纵向各层产液能力差异程度,通过含水、产液量、采出程度的级差,反映纵向各层干扰程度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4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稠油油藏识别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封隔器肩部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