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淬火板淬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0375.3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洋;王兵;孔雅;张宁;李复磊;张广川;谢晖;刘海波;李文华;汤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淬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工艺涉及热处理炉淬火板生产的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淬火板快速淬火,且能保证版型平直度满足工艺要求,实现高效、连续淬火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在淬火板生产时,水塔水量的供给状况和淬火机淬火流程阀门调节时间与淬火板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防止水塔水量供应不足、不及时和淬火机流程阀门调节时间影响钢板淬火、影响生产,发明了该高效、淬火工艺。
目前的淬火过程,水泵班组不参与生产控制,生产节奏管控全部由淬火炉操作工完成,在淬火板生产前8-10分钟,淬火炉生产工提前通知水泵工需要生产钢板的规格及钢种,水泵工根据水塔水位高度、水塔泵性能以及待生产钢板的规格确定水塔泵、提升泵的开启数量和时间。淬火水循环系统水压稳定,流量正常后,淬火机水量调节阀门开始自动调节至设定水量值。
目前的淬火工艺,经常因为新水注入不及时导致水循环系统不满足淬火条件和阀门调节时间过长影响淬火钢板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淬火板淬火工艺,通过近半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本方法完全符合热处理淬火工艺,能够实现高效淬火生产,满足工艺要求,缩短了淬火时间和淬火用水量,提高了生产节奏和热处理炉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淬火板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全员参与生产节奏管控,将水泵工纳入生产节奏管控,水泵工根据生产计划提前确定开启泵的数量与时间,通过更改阀门电机阶跃开度来提高调节速度,以满足生产需要,关键设备调整为最适应生产节奏模式,充分发挥设备潜力。
一种高效淬火板淬火工艺,其工艺步骤为:水泵工根据生产计划参与管控生产节奏,
当生产厚度≥40mm钢板时,提前8-10分钟开启补水阀,使生产新水提前补充,提前5分钟开启水塔泵两台、高压泵一台;
提升泵的开启与关闭则根据调节池和吸水井的液位显示人为控制,当调节池水位低于3.5米时,提升泵必须关闭;当调节池水位在3.5米-5.5米且吸水井水位在5.5米以下时,开启一台提升泵;当调节池水位在5.5米以上且吸水井水位在5.5米以下时开启两台提升泵;
淬火机水量调节阀门通过PID控制方法控制水量,PID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其输入e (t)与输出u (t)的关系为:
u(t)=kp[e(t)+1/TI∫e(t)dt+TD*de(t)/dt] 式中积分的上下限分别是0和t;
它的传递函数为:G(s)=U(s)/E(s)=kp[1+1/(TI*s)+TD*s]
其中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
阶跃开度是PID系统参数的比值K=P/(I*D),
P-差值信号放大系数,I-放大后差值信号的积分时间,D-根据差值信号变化速率提前给出调节动作的时间;
差值信号放大系数P=40-100%、积分微分时间T=6-60s;
阶跃响应是指阶跃输入加到PID系统上时系统的输出。
钢板在进行淬火前,需要将淬火机内各段水量矫正到设定值,将水量校正执行机构开度和水量大小写入DB模块,并且通过PDA实时记录更新水量阶跃开度为0.2%,所需水量可从DB模块调出并传送给水量校正执行机构,可缩短水量校正时间0.5-1分钟。
差值信号放大系数P=65-80%、积分和微分时间T=25-50s。
K的优选值为,K=0.18-0.22%。
K的优选值为,K=0.2%。
水塔水量保持在51.4到53.7米之间。
当生产厚度小于40mm钢板时,提前3-5分钟开启补水阀,提前5分钟开启水塔泵一台、高压泵两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以上方法和根据现场调节经验,得出差值放大系数P=65-80%、积分和微分时间T=25-50s且K=0.2%时,既能保证阀门电机调节速度,又能保证水量长期稳定,完全满足淬火工艺和生产需求。
为使阀门调节更迅速,可适当增加P(差值信号放大系数),为使阀门开度和水流量更加稳定可适当增加I(放大后差值信号的积分时间)、D(根据差值信号变化速率提前给出调节动作的时间),通过更改阀门电机阶跃响应来提高调节速度、稳定水流量,以满足生产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0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