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铋纳米颗粒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10373.4 申请日: 2014-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3896236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2
发明(设计)人: 陆文聪;马文敬;张良苗;赵鑫;钱娜;熊攀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C01B25/37 分类号: C01B25/37;B01J27/186;B82Y40/00;B82Y30/00;C02F1/30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顾勇华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磷酸 纳米 颗粒 光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铋盐水解制备颗粒状磷酸铋纳米材料的方法,该纳米材料可用于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处理。属纳米材料与光催化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磷酸铋作为一种非金属含氧酸盐在离子传感器、放射性元素共沉淀与分离、有机催化剂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作为光催化剂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铋盐系列光催化剂具有光电转换率高、活性高等优点,磷酸盐系列光催化剂中磷酸根离子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电子传输速度快、电子-空穴复合率低等优点,而磷酸铋集合了上述优点,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作为光催化剂材料逐渐被科研人员发现。

目前,磷酸铋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水热反应法、溶剂热法、回流法、微波法、超声波辐照法等。其中水热反应法和溶剂热法占有较重要地位。例如《环境科学与技术》(New Type of BiPO4 Oxy-Acid Salt Photocatalyst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n Degradation of Dye, Environ. Sci. Technol.,2010,44,5570-5574)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棒状磷酸铋,磷酸铋棒的尺寸为宽约60~100纳米,长约300~500纳米。《物理化学学报》(回流法可控合成BiPO4纳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 2013, 29, 576-584)采用回流法制备出棒状磷酸铋,但棒的尺寸较大,且多为六方相和三斜相组成的混合物。《无机化学》(One-Dimensional BiPO4Nanorods and Two-Dimensional BiOCl Lamellae: Fast Low-Temperature Sonochemiac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 Inorg. Chem., 2005, 44, 8503-8509)采用超声波辐照法,制备出大长径比的纳米棒,宽约40~60纳米,长约2~5微米。《胶体与界面科学杂志》(Microwave Synthesis of BiPO4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Morphology-Depend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2011, 363, 497-503)报道了利用超声波辐照法,采用不同的溶剂,制备出颗粒状、米粒状和棒状磷酸铋。微波、超声辐照法虽然能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磷酸铋,但在水溶液中只能制备出六方结构的磷酸铋。且上述方法中的铋盐均为无机盐,在其与磷酸盐反应时会首先生成无定型结构形貌不规则的大颗粒前驱体。众所周知,纳米材料的粒径、尺寸、形貌对产物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些结构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备方法。因而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工艺设备简单、产物粒径小、光催化活性高的磷酸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铋纳米颗粒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铋纳米颗粒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一种磷酸铋纳米颗粒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a.       在磁力搅拌下,将一定量的有机铋盐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得到均匀溶液;

b.      将一定量的磷酸盐加入到上述溶液中;两者的摩尔比为:有机铋盐:磷酸盐=1:1;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钠或磷酸二氢钠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油酸、甘油或乙二醇中的任一种;继续搅拌以形成均匀混合的溶液;

c.       将一定量的浓盐酸、水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搅拌30分钟;

d.      将上述混合均匀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密闭140~200 oC反应24~72小时,离心分离,所得产品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

e.       将步骤d所得的产物在60~80 oC干燥后,即得到粒径约20~200纳米的磷酸铋纳米颗粒材料。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该制备操作简单、工艺设备简单、产物颗粒粒径小。采用溶剂热法,产物形貌重现性好,为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上述小粒径产物具有较好的紫外光催化活性,对以罗丹明B为代表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形貌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0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