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补肾活血、通痹止痛、强身健脑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0176.2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斯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48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53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肾 活血 止痛 强身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补肾活血、通痹止痛、强身健脑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商品名称:颈康胶囊(药品标准编号 YBZ11092008)。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颈康胶囊(药品标准编号 YBZ11092008)为治疗肾虚血瘀型颈椎病所致的:颈项胀痛麻木、活动不利,头晕耳鸣的药物。其处方为:熟地黄 204.5g、何首乌272.8g、杜仲136.4g、鹿衔草136.4g、骨碎补(烫)136.4g、钩藤100g、葛根100g、三七50g、莱菔子(炒)86.2g。制备方法为:以上九味,取三七25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三七和熟地黄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该工艺得到的产品经检测其主要成份每粒含三七以人参皂苷Rg1(C42H72O14)计,为0.40mg,测定方法为: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该制备方法缺点是生产时间过长,工效低,其有效成份易被破坏,降低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效果更好的一种能补肾活血、通痹止痛、强身健脑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补肾活血、通痹止痛、强身健脑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为熟地黄204.5g、何首乌272.8g、杜仲136.4g、鹿衔草136.4g、骨碎补(烫)136.4g、钩藤100g、葛根100g、三七50g、莱菔子(炒)86.2g。
(2)以上九味,取三七25g粉碎成细粉。
(3)取剩余的三七和熟地黄、何首乌、杜仲、鹿衔草、骨碎补(烫)、钩藤、葛根、莱菔子(炒)加8倍量的水,热回流提取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的稠膏。
(4)将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药品主要成份人参皂苷Rg1(C42H72O14)检测结果为:本品每粒含三七以人参皂苷Rg1(C42H72O14)计,含量为:0.65mg/粒。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制成的药物有效成份比传统工艺含量高,提高工效,提高得率。在制备过程当中有效成份未被分解,并经过药效学研究表明,其药物有效成份含量得到最大程度保留,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提高了产品的疗效。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补肾活血、通痹止痛、强身健脑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为熟地黄204.5g、何首乌272.8g、杜仲136.4g、鹿衔草136.4g、骨碎补(烫)136.4g、钩藤100g、葛根100g、三七50g、莱菔子(炒)86.2g;以上九味,取三七25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三七和熟地黄等八味,加8倍量的水,热回流提取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淀粉,混匀,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验例1
药品主要成份人参皂苷Rg1(C42H72O14)检测
检测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g1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摇匀,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斯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化斯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0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拉罐饮料饮用过程中的顶盖识别装置
- 下一篇:车辆链条张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