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驱动排气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7994.7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范立云;刘鹏;闫昕;马修真;费红姿;石勇;李学民;刘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排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发动机,具体地说是发动机的排气机构。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是内燃机配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燃烧室,排气定时和排气持续角对燃油的经济性、内燃机功率及排放都有很大影响。传统机械式凸轮轴驱动排气门的配气机构,气门的运动通过曲轴与凸轮轴以及凸轮轴与各气缸气门之间的机械传动来进行控制定时,一直以来,这种机械式驱动机构被证明是简单、有效、并且可靠的,然而,这种排气机构的排气阀开启时刻、持续时间和气阀升程等在结构参数上是固定不变的,只能保证内燃机在某一工况下性能达到最佳,这对使用工况变化频繁的内燃机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排气定时可控、排气阀升程和排气持续角可变的电液驱动排气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电液驱动排气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轨、液压油箱、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二位三通电磁阀、活塞套、液压活塞、排气阀、排气阀外壳,液压活塞安装在活塞套里,活塞套里还安装弹簧、导向套,弹簧设置在液压活塞上端面和活塞套之间,导向套固定在活塞套的下端部,活塞套固定在排气阀外壳上,排气阀外壳里安装排气阀,排气阀外壳上设置排气阀座,排气阀的阀杆端部安装在液压活塞里,排气阀的阀头通过排气阀座限定位置,活塞套里液压活塞和导向套之间形成液压腔,二位三通电磁阀的A口通过第一液压油管连通液压腔,二位三通电磁阀的P口通过第二液压油管连通液压油轨,二位三通电磁阀的T口通过回油管连通液压油箱,液压油轨通过进油管与液压油箱相连通,进油管上设置高压液压油泵和滤清器。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排气单元的数量与发动机气缸数量相同,排气单元之间并联。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通过内燃机的控制系统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阀芯的位移,从而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油路的通断及流量大小,进而控制液压腔内高压液压油的供给量和泄放量,使作用在液压活塞上的液压力灵活变化,再利用作用在液压活塞和排气阀上的压力差实现排气阀运动可控,最终通过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实现排气阀排气定时、排气持续角和排气阀升程可调,对排气阀控制的自由度大,能进一步改善内燃机的排放和燃油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由液压油轨1、二位三通电磁阀2、活塞套3、弹簧4、液压活塞5、液压腔6、导向套7、排气阀8、外壳9、排气口10、排气阀座11、回油管12、液压油箱13、滤清器14和高压液压油泵15组成。其特征是:液压油轨1左端通过液压油管分别与高压液压油泵15、滤清器14和液压油箱13相连通,液压油轨1轨上开有多个液压油出口,液压油出口通过液压油管与二位三通电磁阀2P口相连通,二位三通电磁阀2T口通过回油管12与液压油箱13相连通,二位三通电磁阀2A口通过液压油管与活塞套3上开有的进回油口相连通,进回油口连通液压腔6,弹簧4由于液压腔6内的高压液压油的压力作用被压紧到活塞套3上端和液压活塞5上端面之间,排气阀8阀杆上端拧紧到液压活塞5内,液压活塞5可以在活塞套3内往复滑动,液压活塞5与排气阀8同步运动,导向套7被固定在外壳9上,排气阀8阀杆可以在导向套7内上下运动,排气阀座11对排气阀8的运动位移进行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