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制冷及蒸发降温联合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7529.3 | 申请日: | 2014-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季旭;张华;谭礼军;李明;罗熙;冷从斌;宋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制冷 蒸发 降温 联合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制冷及蒸发降温联合空调系统,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房间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对空调制冷加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势必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考验。而太阳电池发电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夏季用电高峰期的用电负荷,符合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于干燥地区的室内降温增湿,主要采用电力空调和加湿器实现。目前,采用的防暑降温方法有: 自然通风与风扇通风,地下水热交换冷却,制冷空调,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等。当气温较高时, 用风扇降温则无济于事,必须使用空调降温。太阳能制冷技术可分为主动式制冷和被动式制冷两个方面,目前国际上,对太阳能制冷技术的研究都集中主动式太阳能制冷方面。主动式太阳能制冷技术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太阳能发电-电制冷系统,太阳能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太阳能蒸发冷却技术及太阳能干燥冷却技术。目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还不太成熟,主要体现在吸附剂自身的导热性能较低,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较小,系统的COP比较低。而湿垫冷风系统使用环境无须封闭,空气新鲜,降温效率可达80%,即可降温又能增湿,特别适合干热地区及同时需要降温与增湿的场所。
对于干热地区,室内降温增湿长期以来是通过空调制冷,自然通风,风扇降温,加湿器增湿的。对于室内降温增湿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那就是空调降温的高耗能,空气的不新鲜,降温、加湿的单一性,更增加了用电高峰期的用电负荷。为此,人们想到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来实现室内的降温增湿,同时避免了方法的单一性且增强了效果。对于太阳能制冷技术的研究,目前国际上主要是主动式制冷,而主动式制冷技术中的吸附式制冷技术吸附剂自身的导热性能较低,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比较小,同时也导致了增湿的效果不明显。为此设计了湿垫降温增湿和太阳能吸附制冷联合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既能高效降低室内温度又能增加湿度的太阳能制冷及蒸发降温联合空调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制冷及蒸发降温联合空调系统,包括太阳电池、水泵、输水管、通风管、排风罩、风机、湿垫、储水池、吸附床、冷凝器、连接管、真空压力表、阀门、注液管、储冷蒸发器,房子的左侧墙体上留有通风孔,墙体部分装有湿垫,在这一侧地面上建造一个储水池以及安装一个水泵,水泵把储水池中的水通过输水管连续抽至湿垫,湿垫外侧安装一个风机,风机通过通风管和排风罩经湿垫将带有水蒸气的风输送至房屋内,实现房屋降温增湿;在房子的右侧墙体上打一个通风孔,并在该侧安装吸附式制冷系统和一个风机,风机经储冷蒸发装置由通风管和排风罩向房屋内输送冷风,新风经储冷蒸发器实现制冷;左侧太阳电池连接其同侧的风机、水泵,右侧太阳电池连接其同侧的风机,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在整个系统的制作实施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考虑储水池、储冷蒸发器的密封性、保温性和长期使用性能。
所述排风罩安装在通风管端部;所述排风罩采用增加排风面积的喇叭结构,提高了降温增湿效果。
所述房屋左右通风孔处的排风罩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了对流,提高了降温增湿效果。
所述吸附式制冷系统由吸附床、冷凝器、连接管、真空压力表、阀门、注液管、储冷蒸发器组成。所述吸附床、冷凝器、储冷蒸发器依次通过连接管连接,真空压力表安装在注液管上用于观察吸附床的压力,阀门用于控制注液口的开关,所述注液管用来对系统抽真空和向系统添加制冷剂,所述吸附床的内部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工质对是活性炭-甲醇。白天太阳辐射强时,吸附床接收太阳能辐射后温度升高,甲醇受热从活性炭中解吸,解吸出来的制冷剂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液体,送入储冷蒸发器里储存。夜间吸附床温度降低,活性炭再次吸附白天解吸的制冷剂蒸汽,从而使储冷蒸发器里的甲醇液体蒸发吸热产生冷量,新风经过储冷蒸发器里的盘管被冷却,完成一次制冷循环,以此实现循环制冷。
所述储冷蒸发器由进风口、出风口、盘管,制冷剂组成,所述盘管置于储冷蒸发器内,制冷剂储存在储冷蒸发器内;所述盘管最大能力接受储冷蒸发器的制冷量,实现对流过盘管的新风进行冷却降温。
所述盘管采用蛇形盘状结构,增加了管道在储冷蒸发器里的面积,提高了风在储冷蒸发器里的时间,提高了制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