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巷道安全应急防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7420.X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宁建峰;宁天骄;宁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建峰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巷道 安全 应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对巷道内发生的事故实施应急防控的煤矿巷道安全应急防控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技术建造的煤矿井下巷道和井下矿区内的每一处采掘作业区域,都是呈相互贯通的、开放式的构造特征;这种构造虽然有利于对煤炭的采掘和向矿井外部的运输,但却同时存在着相当危险的负面作用,具体表现在:当井下任何一处的生产作业区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如透水、火灾或瓦斯气体突出、扩散、爆炸及其产生的高浓度有害气体扩散等,其灾情都会经由相互贯通的、开放式的巷道向井下其他作业区域快速扩散,这不但会直接威胁到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井下矿区的整体安全,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山东枣庄防备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等,参考资料如下:南方日报2010年4月13日[A08版];中国青年报2011年7月9日[2版];法制日报2009年11月26日[方圆传真版];南方都市报2009年11月26日[A21版];
此外,由于矿难事故具有破坏力大、原因复杂以及易引发连锁事故等特点,从而导致外部救援措施往往难以及时展开,据统计,超过90%的遇难矿工的死亡时间都发生在矿难发生后的1小时内,这一小时也被媒体称为救援业内的“焦点一小时”,因此,在事故发生时,如果矿井下的巷道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护矿工的安全,从而使矿工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等待外部救援或是直接撤出矿井,这将有效的避免矿工遭难及大幅度的降低矿难死亡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安全应急防控系统,所述的系统能够实现对煤矿井下不特定作业区域发生的不特定类型的事故灾情实施应急防控,将事故灾情堵截,隔离在事故发生区域的局部范围内,封闭该事故向其它区域扩散和进入的通道,使其不能继续扩大范围;同时,所述系统还确保了井下人员能够快速脱离危险环境,能够就近、安全、方便的撤回地面;
本发明是通过对现有技术设计建造的井下巷道结构,事故类型、破坏力、扩散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同时对相应类型的事故中井下人员被困、逃生和救援行动的方法、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后设计创造的;本发明所述的防控系统对现有技术设计建造的煤矿井下巷道与各个生产作业区域之间的相互贯通的、开放式的巷道结构及材料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的巷道具有双层透明结构,以及应急防控功能;所述系统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巷道安全应急防控系统,所述的系统采用上层巷道和下层巷道叠加的双层巷道结构,上层巷道为应急区域,下层巷道为作业区域,且上层巷道的宽度尺寸大于下层巷道的宽度尺寸;所述的上层巷道与下层巷道之间设有透明的封闭隔断,上层巷道与下层巷道之间有间隔的设有多个用于相互通行的安全出口,且每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间距均设为不小于100米;所述的下层巷道内有间隔的设有多个应急防控门,这些应急防控门在关闭时能够将下层巷道分隔为多个独立的作业区域,且每分隔出的每个独立的作业区域内至少有一个安全出口。
进一步,所述的下层巷道对应每个巷道内的分叉口处均设置有一个应急防控门。
进一步,所述的上层巷道与下层巷道之间的安全出口通过台阶上下通行,且对应安全出口设有两道密封门,第一道密封门以嵌入式安装到下层巷道巷壁的安全出口接近开挖面的位置,第二道密封门安装在用于上下通行的台阶中段位置;所述的密封门由高强度的透明玻璃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下层巷道内对应开挖作业面和相应的分支巷道的结合部位置安装有应急防控门,且该应急防控门位于开挖作业面和最接近的安全出口之间;下层巷道内对应分支巷道和主巷道的结合部位置安装有应急防控门,该应急防控门位于结合部和分支作业巷道内最接近的安全出口之间;下层巷道内对应于探煤巷的应急防控门安装在与探煤作业点相距100米的位置;下层巷道内对应于主巷道的防控门安装在井口底部双层巷道的起始部位与最近的第一条分支作业巷道的结合部位置,且该应急防控门位于第一设置的和第二设置的两个安全出口之间。
进一步,当在采用井下输送带方式在巷道内进行长距离连续输送煤炭的巷道内安装应急防控门时,先在安装有输送带设备的一侧位置,横向设置一道玻璃隔墙,并在玻璃隔墙和输送带的同一高度位置设立一个双层结构窗口,在玻璃隔墙同一位置的另一侧安装应急防控门和相关的门框部分;所述的双层结构窗口的规格和输送带规格相匹配,从而能够使输送煤炭的输送带在载重时从该窗口顺利通过;所述的双层结构窗口内侧的左、右两侧设有凹槽,凹槽内置一道能够上、下活动和开、闭的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建峰,未经宁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74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