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6840.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虞明;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污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浓缩池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
背景技术
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广泛用于污泥、污水、净化水等环保系统中,其主要的功能是对浓缩池中沉淀的泥浆进行清刮。传统的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由转动轴、均匀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耙架以及在耙架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刮板,通过转动轴的转动来带动耙架旋转,然后通过耙架底部的刮板将污泥池底部的污泥刮掉,从而实现清理的目的。
但是,随着沉积物的淤积和板结,到最后会出现刮板无法将已变硬的沉积物刮动的缺陷。这样随着板结的沉积物越集越高,就必然会影响浓缩机的运行,对刮板、以及污泥耙泥装置带来超负荷运转的问题,严重时将影响环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将淤积和板结的污泥刮掉的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包括转动轴、均匀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耙架、所述耙架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刮板,还包括用于耙泥的耙泥刀和用于驱动耙泥刀运动的耙泥刀驱动装置,所述耙架上固定设置有耙泥刀导轨,耙泥刀设置于耙泥刀导轨上且所述耙泥刀通过耙泥刀驱动装置的驱动沿耙泥刀导轨轨迹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耙泥刀的刀刃设置于刮板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耙泥刀导轨由角钢构成,且所述角钢内可滑动的设置有耙泥刀滑块,所述耙泥刀的刀杆设置于耙泥刀滑块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耙泥刀驱动装置设置于耙架的上方,所述耙泥刀驱动装置包括滚筒换向开关、滚筒、耙泥刀拉线和拉线导轨,所述耙泥刀的刀杆固定设置于耙泥刀拉线上,耙泥刀拉线缠绕于滚筒上,拉线导轨固定设置于耙架上,所述耙泥刀通过滚筒旋转方向的往复循环而实现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耙泥刀驱动装置还包括耙泥刀行程开关A和耙泥刀行程开关B,所述耙泥刀行程开关A和耙泥刀行程开关B分别设置于耙泥刀的刀杆所在的往复行程的两端,耙泥刀行程开关A和耙泥刀行程开关B均与滚筒换向开关相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耙泥刀的刀刃由转动块、支撑杆和刀刃端构成,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动块和刀刃端连接,刀刃通过转动块可转动的套接于耙泥刀的刀杆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刀刃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支撑杆的一端,且支撑杆和刀刃端之间设置有压簧。
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设置有加药筒。
进一步的是,包括储存污泥的污泥池,所述刮板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污泥池的底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的使用环境出发,结合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的结构,巧妙的设置了用于将板结的污泥翻起的耙泥刀。在耙泥刀的使用过程中,耙泥刀会在耙泥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往复运动,与此同时,耙泥刀也会随着耙架的旋转而绕转动轴旋转。由此,最终可以实现将整个污泥池的板结污泥刮起并排出。本发明结构设计简洁,还可以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较为便捷的加以改进,可以广泛的用于板结较为严重的污泥池的除泥工序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刀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转动轴1、加药筒11、污泥池12、耙架2、刮板21、耙架格栅22、耙泥刀3、耙泥刀导轨31、耙泥刀滑块32、刀刃33、转动块331、支撑杆332、刀刃端333、压簧334、刀杆34、耙泥刀行程开关A(35)、耙泥刀行程开关B(36)、耙泥刀驱动装置4、滚筒换向开关41、滚筒42、耙泥刀拉线43、拉线导轨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浓缩池污泥耙泥装置,包括转动轴1、均匀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上的耙架2、所述耙架2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刮板21,还包括用于耙泥的耙泥刀3和用于驱动耙泥刀3运动的耙泥刀驱动装置4,所述耙架2上固定设置有耙泥刀导轨31,耙泥刀3设置于耙泥刀导轨31上且所述耙泥刀3通过耙泥刀驱动装置4的驱动沿耙泥刀导轨31轨迹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耙泥刀3的刀刃33设置于刮板21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智能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面磁吸积木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