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与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06759.8 | 申请日: | 2014-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常胜;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胜;常涛 |
| 主分类号: | C10L1/00 | 分类号: | C10L1/00;B01F5/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燃料 静态 调和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燃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柴油、汽油、天然气等资源越加匮乏,世界范围内的空气积污染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排放所导致,介于以上原因全世界都在开发新燃料,包括燃料添加剂、新型燃料、调和燃料等,都是为了降低污染排放,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使用成本,所以液体燃料调和方法也成为燃料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代替现有调和方法的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及其相应的调和方法,具有能够连续进行生产调和,调和后的成品性能稳定,降低了损耗,节约了人力成本。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混合芯轴、油泵、成品储存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混合芯轴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油泵连接在所述任意两个混合芯轴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油泵的原料输入一侧的每个混合芯轴上单独连接有至少一个原料输入部件,所述油泵的原料输出一侧的每个混合芯轴上不再单独连接原料输入部件,所述油泵的原料输出一侧末端的混合芯轴再与所述成品储存装置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油泵的原料输入一侧首端的混合芯轴与两个输入部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油泵的原料输入一侧设置有6个相连接的混合芯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油泵的原料输出一侧设置有3个相连接的混合芯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混合芯轴上设置有冷却水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原料输入部件包括固体原料输入部件、稀释剂输入部件和芯轴,所述固体原料输入部件、稀释剂输入部件都与所述芯轴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是:
一种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的方法,包括:
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能,将不同的原料分批次加入相应的混合芯轴内,并通过该混合芯轴进行静态混合;
混合后进入下一个混合芯轴的调和工艺步骤,在该步骤的混合芯轴内加入相应的原料进行静态混合;
重复上述步骤,最终调和好的液体燃料存储至成品储存装置内,在调和好的液体燃料存储至成品储存装置内的前一工序中至少包括一个混合芯轴不再加入新原料进行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一种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与方法,能够连续生产调和,调和后的成品性能稳定,调和过程中降低了损耗、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的液体燃料静态调和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混合芯轴11、12、13、14、15、16、21、22、23,油泵3、成品储存装置4;所述至少两个混合芯轴11、12、13、14、15、16、21、22、23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油泵3连接在所述任意两个混合芯轴11、12、13、14、15、16、21、22、23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油泵3的原料输入一侧的每个混合芯轴11、12、13、14、15上单独连接有至少一个原料输入部件5,所述油泵3的原料输出一侧的每个混合芯轴21、22、23上不再单独连接原料输入部件5,即通过油泵3的原料输出一侧的混合芯轴21、22、23可对燃料进行更充分的混合,所述油泵3的原料输出一侧末端的混合芯轴21再与所述成品储存装置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胜;常涛,未经常胜;常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削加工被动减振夹具
- 下一篇:细杆状工件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