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型球囊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6752.6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脉动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L29/08;A61L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型球囊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型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球囊导管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介入器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人体自然管腔的疾病。产品通常具有,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并不断被尝试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代替原有手术。
目前,球囊在扩充的过程中血管内皮造成了撕裂等损伤,其程度超过了生理上的修复能力,内皮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将损伤处完全覆盖。在这段关键的时间里,血栓形成的风险最高,内膜增生也开始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型球囊导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修复型球囊导管,包括:
球囊;
筒状的扩张管腔,其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球囊内部形成内管,其一部分在外部形成外管,且所述扩张管腔内设有用于扩张所述球囊的流体;
其中,所述球囊外部固定一层修复胶体。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胶体为生物原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原材料材料是可为人体吸收可降解材料。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胶体内部生物工程材料被压在内皮层创口上,球囊抽出时,修复胶体保留在血管内皮层创口处,主动愈 合创口。修复胶体为生物原材料,可为人体吸收,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发明修复型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述,所述修复型球囊导管,包括:
球囊;
筒状的扩张管腔1,其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球囊内部形成内管,其一部分在外部形成外管,且所述扩张管腔内设有用于扩张所述球囊的流体;
其中,所述球囊外部固定一层修复胶体2。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胶体为生物原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原材料材料是可为人体吸收可降解材料。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胶体内部生物工程材料被压在内皮层创口上,球囊抽出时,修复胶体保留在血管内皮层创口处,主动愈合创口。修复胶体为生物原材料,可为人体吸收,具有较好的效果。
更具体地说,胶体随球囊一起进入血管内狭窄病变为之后,球囊扩充,血管内皮层撕裂形成创口。同时球囊压迫胶体产生塑性形变,将胶体压迫在血管内皮层,胶体内部生物工程材料被压在内皮层创口上,球囊抽出时,修复胶体保留在血管内皮层创口处,主动愈合创口。修复胶体为生物原材料,可为人体吸收。
这种修复体和目前市场上支架产品的区别在于支架一般是由金属构成,在血管内壁有撑开血管的作用,金属保留在人体中无法真正与人体细胞组织融合。而这种修复体本身是塑性,不能起到撑开血管的作用,材料是可为人体吸收可降解材料,和人体细胞真正组合,可以起到修复内皮撕裂,止血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脉动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脉动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精磨设备的立柱
- 下一篇:一种具有注射功能的药水瓶及推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