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机壳伴热及密封缓冲气加热的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6311.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明;钱勇;董帆;陈升;常超;田奇勇;胡四兵;饶杰;黄文俊;牟洁洋;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王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机壳 密封 缓冲 加热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机壳伴热及密封缓冲气加热以延长其寿命的SO3高温循环风机。
背景技术
“双闪”(闪速熔炼FSF和闪速吹炼FCF)铜冶炼过程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因而产生的SO2浓度较高,如果采用传统的SO2制酸转化技术需加入大量的稀释风把SO2浓度稀释到12%,这样造成后续设备规模大,投资成本上升。高浓度SO2制酸转化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烟气制酸技术,该技术在大规模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中也是首次应用,其中SO3高温循环风机是该套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SO3高温循环风机抽取工艺烟气再循环,保证了该工艺能够直接处理SO2浓度高达16%的烟气。SO3高温循环风机输送的工作介质为SO3+SO2+空气+微量触媒粉、进口温度280℃(短时380℃)。
通常烟气制酸系统烟气中SO3+SO2浓度约5%,SO3高温循环风机烟气中的SO3+SO2浓度≥15%(体积比)远高于5%,温度约280~350℃,远高于一般SO3高温循环风机的150℃。高温和气体介质的腐蚀性是SO3高温循环风机运行过程中的两个非常不利因素。
现有的风机机壳部分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风机机壳温度偏低,输送气体介质的高温与环境的温差,在机壳壳体侧壁产生凝露,凝结水与高浓度SO3和SO2气体生成稀酸,从而腐蚀风机的过流部件。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生产工艺要求和风机的安全运行,延长风机整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用机壳伴热及密封缓冲气加热的风机,以延长风机整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机壳伴热及密封缓冲气加热的风机,包括机壳及穿入机壳内的主轴,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主轴轴端与机壳通过碳环密封装置连接,所述机壳的外壁设有向机壳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碳环密封装置中向环形密封腔体充入缓冲气的充气管路上设有向缓冲气体加热的气体加热器。
本发明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为敷设在风机壳外侧壁上的伴热电阻。
所述风机壳外壁设有耐热保温材料层,所述伴热电阻设在风机壳外壁及保温材料层之间。
所述风机壳外侧壁、碳环密封装置的密封处均布设有温度传感器。
一种采用机壳伴热及密封缓冲气加热的风机加热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伴热电阻对风机机壳进行加热并保温,通过气体加热器对进入碳环密封装置的环形密封腔体中的缓冲气体进行加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机壳和密封缓冲气的温度,确保风机壳体温度在风机运行或停车状况下在250-280℃之间;进入密封的缓冲气温度在l5O-180℃之间。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节约成本
SO3和SO2气体遇水分别形成硫酸和亚硫酸,这两种酸均有较强的腐蚀性,在高温和高速气流的冲刷下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更强。合金中只有高合金不锈钢、镍钼和镍钼铬合金、金、铂、钡等能耐高温硫酸的腐蚀,这些金属材料均较为昂贵。机壳采用伴热电阻加热,机壳内外不产生温差,没有凝露无法形成烯酸,确保风机运行寿命周期内过流部件没有腐蚀性风险,壳体可选用碳钢或304不锈钢材质,相对成本低廉。
(2)安全可靠
机壳内侧面衬胶是风机防腐的一种较为常规的方法。但由于SO3高温循环风机输送介质温度高,衬胶有高温老化和脱落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伴热电阻敷设在机壳的外侧面,可靠性高;风机机壳可以不采用衬胶防腐。
(3)轴端密封无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