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卸卷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6291.2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3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勋;顾利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24 | 分类号: | B21C4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卸钢卷用的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冷轧精整重卷机组的卸卷小车仅是一种钢卷搬运的移动设备。如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卸卷小车包括本体鞍座1及横移装置2,本体鞍座1可以相对于横移框架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横移框架2上则设有行走轮3,以带动本体鞍座沿水平方向行走。卸卷小车的作用是将分切收尾后的钢卷从卷取机的卷筒上卸下搬运到卸卷鞍座上。
虽然现有的卸卷小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但是该卸卷小车在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这样不仅会造成质量缺陷,甚至还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由于钢卷卸卷前需要收尾,在钢卷分切后卷筒旋转,将钢卷尾部放在本体鞍座上,在带尾被钢卷压住且卷筒收缩后才能卸卷,因此,为了不发生钢卷外圈松层的现象,在收尾最后半圈时卸卷小车必须顶着钢卷(收尾时钢卷上方的卷取压辊压着钢卷,然而当钢卷的带尾经过卷取压辊时,其就呈现为自由状态)。因而,在钢卷收尾过程中卸卷小车的本体鞍座与钢卷接触后会造成钢卷外圈的划伤。
10-20米左右长度的钢卷,即为小卷径钢卷,若钢卷厚度小于0.5mm,那么通常卷筒收缩后都会塌卷,塌卷的钢卷使得卸卷小车与钢卷之间的摩擦力小于钢卷与卷筒之间的摩擦力,以至于无法卸卷;若钢卷厚度大于2.0mm,虽然钢卷不会塌卷,但是在卸卷过程中的略微晃动就引起钢卷散卷(通常强度高的钢卷在卷筒收缩后就会散开),一旦钢卷散卷就很容易从本体鞍座上滚落下来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卷取质量,卸卷顺畅及增加套筒使用寿命,需要在卷取机的卷筒上安装橡胶套筒。尤其是在安装新套筒时,一方面新套筒内径与卷筒配合度较小,另一方面由于套筒与本体鞍座的接触面较小而导致两者间的摩擦力较小,安装时需要在卸卷小车上固定专用的套筒安装支架,套筒设置于套筒安装支架内,通过卸卷小车的水平方向横移将套筒安装在卷筒上,整个安装操作非常繁琐。
综上所述,卸卷小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钢卷外圈容易划伤,小卷径钢卷无法卸卷以及卷取机套筒的安装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卷小车,其能够有效防止钢卷外圈的划伤,提高钢卷卸卷的效率,并避免钢卷卸卷时的不慎滚落,从而提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卷小车,其包括横移框架和设于横移框架上的小车本体,该小车本体设置为可相对于横移框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该横移框架上设有行走轮,以带动小车本体行走;此外,该小车本体包括:
中空的小车本体框架,该小车本体框架的顶面具有沿小车本体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形开口;
可升降的底辊,其对应长形开口设于小车本体框架内,底辊上升至第一工作位置时,底辊从长形开口伸出以使其辊面的最高处高于小车本体框架的顶面,底辊下降至第二工作位置时,底辊从长形开口缩回以使其辊面的最高处低于小车本体框架;
至少两对侧边支架,其分别设于小车本体框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每对侧边支架均设于小车本体框架内,其中每对侧边支架包括的两个弧形支架:在第三工作位置从小车本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伸出;在第四工作位置缩回至小车本体框架内。
为了解决卸卷小车容易在钢卷收尾时造成钢卷外圈划伤的问题,上述卸卷小车在小车本体框架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并且对应此开口在小车本体框架内设置有可以沿小车本体框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底辊。该底辊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个工作位置时,其从顶面开口伸出且其辊面的最高处高于小车本体框架的顶面,此时,底辊压住钢卷,卷筒则缓慢将钢卷带尾旋转至底辊处,避免了钢卷外圈出现松层现象,从而防止了钢卷收尾时由于钢卷与小车本体的不当接触而造成钢卷外圈的划伤;在第二工作位置时,其从顶面开口缩回至小车本体框架内且其辊面的最高处低于小车本体框架。
另外,当底辊处于第一个工作位置时,小车本体可以在一适当的高度位置将钢卷托住(避免钢卷与卷筒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卸卷小车与钢卷之间的摩擦力),并在卷筒收缩后通过横移框架将钢卷水平移送至卸卷鞍座上,这样可以便于钢卷的卸卷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实现工件上压式卷圆成型的方法
- 下一篇:铝型材四孔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