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式沙蚕生物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6051.2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佐;周一兵;刘钢;吴鹏宇;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池结构,特别是一种塔式沙蚕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滤装置对养殖水体进行循环过滤,传统的过滤装置内的滤材为陶粒、石英砂等,主要为物理过滤,能够吸附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杂质、污物,但这些滤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夹杂了大量的杂质,特别是夹杂大量的有机杂质,这样不但不会对养殖水进行清洁,反而会破坏养殖水体的各项参数,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滤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沙蚕这种底栖生物进行生物过滤的塔式沙蚕生物滤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塔式沙蚕生物滤池,包括塔形滤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形滤池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2,下部设置有出水管3,在塔形滤池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倒锥状的集污器4,与集污器4的内腔相连通的设置有带有阀的排污管5,在进水管2和出水管3之间的塔形滤池体1的内墙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沙蚕层6、带有网眼的隔板7、陶粒层8、石英砂层9和火山岩层10,沙蚕层6的厚度为20-30cm,由粒径为0.5-1mm的麦饭石组成。所述的陶粒层8厚度为30-40cm,由粒径为1-3mm的圆形多孔陶粒组成。
所述的石英砂层9的厚度为30-40cm,由粒径为5mm石英砂组成。
所述的火山岩层10的厚度大于50cm,由粒径为1cm的火山岩颗粒组成。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塔式沙蚕生物滤池,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创造性地在传统的塔式滤池的滤层中添加了养殖有沙蚕的沙蚕层,并且针对沙蚕的生物特性,选用麦饭石作为沙蚕的养殖基和过滤材料,这样一方面能够起到拦截水体中杂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沙蚕能够将拦截到的有机杂质作为饵料食用,有效控制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同时沙蚕的正常生物活动还可以让麦饭石更加稀疏,以提高水体的溶氧率,有利于水生物养殖。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塔式沙蚕生物滤池,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塔形滤池体1,在塔形滤池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2,而在塔形滤池体1的下部则设置有出水管3,在塔形滤池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倒锥状的集污器4,与这个集污器4的内腔相连通的设置有带有阀的排污管5,并且在进水管2和出水管3之间的塔形滤池体1的内腔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沙蚕层6、隔板7、陶粒层8石英砂层9和火山岩层10,其中沙蚕层6的厚度为20-30cm,由粒径为0.5-1mm的麦饭石组成,在沙蚕层6中养殖有沙蚕;隔板7为PVC材质制成,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网眼;陶粒层8的厚度为30-40cm,由粒径为1-3mm的圆形多孔陶粒组成;石英砂层9的厚度为30-40cm,由粒径为5mm的石英砂组成;火山岩层10的厚度大于50cm,由粒径为1cm的火山岩颗粒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塔式沙蚕生物滤池的工作过程如下:待处理的水体通过进水管2流入塔形滤池体1的内腔中,首先经过养殖有沙蚕的沙蚕层6,沙蚕层6中的麦饭石能够将水体中大部分有机物杂质、颗粒拦截下来,而这些杂质会作为沙蚕的饵料,并且沙蚕在麦饭石中运动时,也会提高养殖水体的溶氧率,从而提高养殖池内的生物生长率;沙蚕层6下面的各个过滤层能够对养殖水体进行进一步过滤,经过滤后纯净的养殖水体通过出水管3重新排入养殖池;经过滤材过滤后的细小杂质会沉积在集污器4内,在塔式沙蚕生物滤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启排污管5上的阀,这部分杂质便会随同水体一同从塔形滤池体1中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