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5911.0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敬朝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镜下 脊柱 硬脊膜外腔 穿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硬脊膜外腔穿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硬膜外腔穿刺手术中,如何确定穿刺针是否到了硬膜外腔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只有准确定位穿刺针到了硬膜外腔才可以置管和给药,若位置不正确给药容易造成麻醉失败甚至手术失败致死等。现有技术中医生大多靠经验和手感来判断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腔,在使用时全凭医生手感,不直观。当针头穿刺进皮下组织达到致密的韧带组织时,针头被堵住,压力较大,当穿刺如硬脊膜外腔时压力释放,医生此时凭借感觉初步判定穿刺针进入硬脊膜外腔,但是还不能完全确认,需要抽拉注射器推杆,但是此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且随机性强,无法保证每次穿刺位置均准确,此种方法效率较低,易导致麻醉失败或术后并发症等。监示是否穿刺成功的方法是,取一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注入一段水,将玻璃管与硬膜外穿刺针的外端连通后,观察该段水是否向穿刺针方向移动,如果移动,则说明穿刺成功,反之则说明不成功。这是利用硬膜外腔内的负压,该负压可将玻璃管内的水吸向穿刺针方向。这种监示操作繁琐,非常不便,显示的直观性差,穿刺操作者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数字微镜器件(Digita1 Micromirror Device,DMD)是光开关的一种,作用过程十分简单,光从光纤中出来,射向DMD的反射镜片,将微镜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到硬膜外腔穿刺手术中,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传统的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存在主观判段性差、穿刺位置不准确、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存在主观判段性差、穿刺位置不准确、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该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主要包括:刺针出药口、微镜摄像头、注水口、推力传感器、存水包、注水管、光导纤维、注射器主体、电控推进杆、连接线、微镜计算机;
所述的刺针出药口设置在注水口的下面,用于注入药液,所述的微镜摄像头设置在刺针出药口的前面,用于监视刺穿位置,所述的注水口设置在微镜摄像头的后面,所述的推力传感器设置在电控推进杆的前面,所述的存水包设置在注水管的上面,所述的注水管设置在光导纤维的上面,所述的光导纤维设置在微镜摄像头和微镜计算机之间,所述的注射器主体设置在推力传感器的前面,所述的电控推进杆设置在连接线的下面,所述的连接线设置在电控推进杆和微镜计算机、推力传感器和微镜计算机之间,所述的微镜计算机设置在推力传感器和电控推进杆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推力传感器将刺穿时的推力大小传输给微镜计算机,通过分析阻力情况将正确的命令传输给电控推进杆,保证电控推进杆进行精确地刺穿过程,提高了穿刺位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的微镜摄像头由微镜计算机控制,代替人工操作的主观经验进行客观判断,图像清晰可见,精确度高,提高了刺穿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注水口设置在刺针出药口的上面所述的注水口具体设置在刺针出药口的上面,利用水液压力降低受到的刺穿阻力,减少患者的痛苦。
进一步,微镜摄像头为钝性的偏口结构。
进一步,注射器主体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此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安装在穿刺定位装置上;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量角器;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安装在定位板上,定位板上设有量角器。
进一步,定位板上设置有横向滑槽和锁定装置。
进一步,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具体的安装在横向滑槽内。
进一步,量角器为数字显示。
本发明提供的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设置推力传感器将刺穿时的推力大小传输给微镜计算机,通过分析阻力情况将正确的命令传输给电控推进杆,保证电控推进杆进行精确地刺穿过程,提高了穿刺位置的准确性;利用微镜摄像头代替人工操作,判断精确度高,提高了刺穿效果。本发明利用微镜计算机进行智能控制,精确度高,穿刺位置准确,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镜下脊柱硬脊膜外腔穿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刺针出药口;2、微镜摄像头;3、注水口;4、推力传感器;5、存水包;6、注水管;7、光导纤维;8、注射器主体;9、电控推进杆;10、连接线;11、微镜计算机;12、穿刺定位装置;13、定位板;14、量角器;15、锁定装置;16、横向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敬朝,未经李敬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牛奶
- 下一篇:一种辣味真亮鱼的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