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124.6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袁卫东;王伟科;陆娜;宋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真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菌丝体定植快的桑黄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Inonotus sanghuang吴声华),是一种滋补强体、扶正固本的名贵药用菌,所含多糖体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抗癌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肿癌功能,是已知高等真菌中抗癌疗效最好的菌类,抗癌机理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目前桑黄栽培主要有袋料培养和段木培养两种。袋料培养是指将栽培基质装入塑料袋中,灭菌后接种,然后置于合适环境下培养,直至长出子实体。CN102786333A公开了一种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该培养基包由营养料和水混合装袋制成,营养料包括:桑枝木屑40~80%、桑叶粉5~20%,谷粒10~30%,糖0.5~2%,生石灰1~5%,磷酸氢钾0.1~2%,硫酸镁0.1~2%。栽培方法包括:在无菌环境下,将桑黄母种接入桑黄菌袋中,培养60-90天,待菌袋长满菌丝,将菌袋1/3~1/2埋入土中,栽培3~9天后在菌袋上划开口子出菇。
段木培养是指将切好的木段置于菌袋中,两端切面铺上栽培基质,然后扎紧菌袋,灭菌后接种,待菌袋长满菌丝后进行出菇培养。但现有的段木栽培技术桑黄菌丝体定植速度慢和接种成品率较低,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葛根为盛产于中国南方山区的一种多年生豆科藤本药食用两用植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植、药用价植,新鲜葛根中富含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9%。目前,国内从事葛根产品的开发多以生产葛粉为主,而对葛粉提取后剩下的葛根渣当作垃圾倾倒,未能充分利用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黄的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桑黄菌丝体定植速度慢、接种成活率低问题。
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包括:
(1)将木段直接或扎成捆后置于料袋中,在木段或木段捆的两个端面上铺盖栽培基质后扎紧袋口,制得料包;
(2)将料包灭菌冷却后进行接种,培养获得桑黄;
所述栽培基质为葛根渣。
所述葛根渣为新鲜葛根经初步植提、清水漂洗和晾干获得的废渣。因传统方法在木段或木段捆两端铺设覆盖的栽培基质是麸皮、木屑等物质。虽然这些物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碳、氮含量高,适于菌丝体的生长繁殖,但也容易滋生杂菌,导致接种失败。这些栽培基质由于营养成分较为单一,菌丝虽然生长繁殖较快,但菌丝体纤细,无法短时间内适应段木内欠营养的环境,导致无法快速定植。
除淀粉外,葛根渣还含有异黄酮类(主要包括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等)、葛根苷类、三帖皂苷类、生物碱类等化合物,虽然碳、氮含量较低,但是以上物质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繁殖,使菌丝体更为粗壮,更容易适应段木的内环境,从而快速定植在段木中;另外因葛根渣碳氮含量低,杂菌生长相对较为困难,加上葛根内还存在对新型隐球菌等真菌存在抑制作用的内生菌,料包不易被感染,接种成功率显著提高。
木段选自枫、栎、桦等阔叶树,因木段直径大小不一,当木段直径较小时,应将木段用铁丝或竹篾扎成一捆,置于料袋中的木段或木段捆的规格为:直径20~30cm,长度20~25cm。
铺设覆盖葛根渣应均匀覆盖整个端面,厚度适宜,每个料包葛根渣的用量为100~200g,葛根渣的含水率需要适宜,过高过低均不适于发菌,优选为50~60%。
所述培养包括发菌培养和出菇培养。
所述发菌培养为将接种后的料包置于遮光培养室中,控制培养室内温度26~28℃,相对湿度为60~65%,直至菌丝长满整个料包。
所述出菇培养包括:保持料包50~60d后熟,菌棒脱袋移入大棚,一端埋入土中5cm,保持大棚内温度25~30℃,相对湿度85~95%,保持土壤表层湿润,适时通风,直至桑黄成熟,所述菌棒是发满菌的段木或段木捆。
当桑黄由白色转成橙黄色,再由橙黄色转成黄褐色,边缘硬化,并弹射出黄褐色孢子时,表明已经成熟,可采收。
接种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所述接种具体为:将袋口打开,将栽培种均匀撒在葛根渣上,完成后立即扎紧袋口。
所述栽培种的制备方法为:将母种接种到培养基质中,在24~26℃下遮光培养30-50天;所述培养基质由干料和水混合组成,其中干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木屑60%、棉籽壳20%、麸皮18%、石膏1%、石灰1%、磷酸氢钾0.5%,硫酸镁0.5%。
所述培养基质的含水率为50~5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5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液体容器的泄漏点检测设备
- 下一篇:ω型弹条摆动式上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