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源植物激素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4192.0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双清;黄小龙;周亚东;盛小彬;林旭俊;李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N43/3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1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激素 刺激 降香 黄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采用外源植物激素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降香是豆科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降香主要有行气止痛,活血、止血、止痢、止呕等功效,是临床常用制剂如复方降香胶囊、冠心丹参片乳结消散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现、腕腹疼痛、胸痹刺痛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导致野生资源盗伐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甚至灭绝的境地。为了缓解这一现状,目前,华南各地均有人工大面积栽培,但降香黄檀自然生长条件下心材形成极为缓慢,一般生长7-8年后降香黄檀的主干才开始形成心材,20-30年才能积累到一定数量以供药用,结香过程十分漫长,无法满足社会的用药需求,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降香黄檀树加速其结香过程和增加产量,以缓解降香供需矛盾成为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生产上主要靠降香黄檀自然生长形成药材,文献报道外界刺激产香的方法主要有物理砍伤、化学物质处理、植物激素诱导以及利用真菌诱导等方法。其中物理砍伤、化学物质处理和利用真菌诱导的方式结香效率不高且不稳定,而植物激素仅有乙烯利诱导降香黄檀结香的报道,利用其它植物激素诱导降香黄檀快速形成心材的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源植物激素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通过利用外源植物激素刺激的方式有效地缩短降香黄檀结香的生产周期,使之适用于产业化生产,为降香黄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源植物激素刺激降香黄檀结香的方法,是选取6~7年未形成心材的降香黄檀树,在离地面50cm高度以下的范围内于树干上钻孔,孔深至木质部,然后将植物激素溶液注入孔中,再对孔口进行密封处理,12个月后,从处理部位挖取紫红色的木质部即为降香。所述植物激素溶液是取植物激素配制成1~4%的溶液。
所述植物激素是赤霉素或吲哚丁酸。
取部分紫红色木质部,晒干、粉碎粉末后用适量高纯蒸馏水浸泡,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水蒸气回流法蒸煮直至挥发油不再增加,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得挥发油。挥发油为无色透明油状物,具有特殊的清香味。按参照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D甲法)测定其挥发油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
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利用外源植物激素刺激的方式有效地缩短降香黄檀结香的生产周期,使之适用于产业化生产,为降香黄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产降香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一
分别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2%的赤霉素溶液和吲哚丁酸溶液。选取6-7年未形成心材的降香黄檀树30株(分成A、B两组),在离地面50cm高度以下的范围内用直径为1cm的钻头在树干上由上向下钻3个孔(倾斜45°),孔深至木质部,各个孔洞上下间的间隔为10~15cm,每个孔里注入1mL激素溶液(其中A组注入赤霉素溶液,B注入吲哚丁酸溶液),用保鲜膜和透明胶带密封包裹,处理12个月后,砍倒树木,从处理部位挖取紫红色的木质部,然后将A组、B组产物分别合并。将得到的紫红色物质,晒干、精确称重,A组(赤霉素处理)、B组(吲哚丁酸处理)的重量分别为2505g和4320g,平均株产量:A组167g,B组288g。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大学,未经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4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种苗繁育系统
- 下一篇:南五味子的可持续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