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施工方法及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3057.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成顺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施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布置钢绞线位置,把混凝土结构分为位于中部的支撑段和分别位于两端的左、右锚固段,确定锚固段和支撑段的长度;
2)进行支撑段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支撑段中预留的孔道中穿入钢绞线束;
3)分别进行左、右锚固段的钢筋绑扎,并分别在支撑段的两端安装张拉支撑框架、锚固部件和放张沙箱;
4)将钢绞线束分散逐根穿过锚固部件的张拉孔和放张沙箱,并以支撑段、张拉支撑框架、锚固部件和放张沙箱作为支撑部件,逐根张拉钢绞线,张拉采用左右两端同时张拉钢绞线的方式进行,或采用先张拉钢绞线的一端再张拉另一端的方式进行;
5)对支撑段的钢绞线孔道进行灌浆;
6)分别浇筑左、右锚固段;
7)待左、右锚固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放张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支撑框架的一端与支撑段固装在一起,锚固部件固定在张拉支撑框架另一端的外侧端面上,所述放张沙箱设置在锚固部件的外侧面上,所述张拉支撑框架的形状与锚固段的外形匹配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部件包括锚孔板、边板和肋板,所述边板和肋板均固定设置在张拉支撑框架另一端的外侧端面上,所述锚孔板固定设置在边板和肋板上,所述锚孔板上开有张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张沙箱包括外管、内管、端盖、尾部挡板、放张螺丝和活塞,所述外管套装在内管外侧,所述端盖与尾部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外管的两端,所述内管的一端穿过端盖,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能在外管内滑动;所述外管的管体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放张螺丝匹配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放张沙箱的端盖呈半球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侧与外管的内侧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中设置有沙子。
6.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装置包括张拉支撑框架和锚固部件;所述张拉支撑框架的一端用于与支撑段固定,所述锚固部件固定在张拉支撑框架另一端的外侧端面上,所述张拉支撑框架的形状与混凝土结构体的形状匹配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部件包括锚孔板、边板和肋板,所述边板和肋板均固定设置在张拉支撑框架另一端的外侧端面上,所述锚孔板固定设置在边板和肋板上,所述锚孔板上开有张拉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装置还包括放张沙箱,该放张沙箱设置在所述锚孔板上;所述放张沙箱包括外管、内管、端盖、尾部挡板、放张螺丝和活塞,所述外管套装在内管外侧,所述端盖与尾部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外管的两端,所述内管的一端穿过端盖,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能在外管内滑动;所述外管的管体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放张螺丝匹配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放张沙箱的端盖呈半球状结构,所述张拉孔的孔径大于钢绞线直径小于所述端盖的直径,该端盖与所述张拉孔匹配对应设置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成顺,未经郭成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30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快速布浆机
- 下一篇:充气嘴寿命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