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的多点式非电起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2842.8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1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合;何翔;刘飞;周松柏;姚哲芳;徐加先;穆朝民;王朝成;王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主分类号: | F42D1/04 | 分类号: | F42D1/04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爆炸 模拟 装置 多点 式非电 起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爆炸驱动器起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的多点式非电起爆系统。
技术背景
在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运行过程中,要实现多驱动管内高爆炸药以及膜片及高压封隔结构上切割装药的安全时序起爆,需要设计一种不受电场干扰、既能实现多点同时起爆又能实现多点时序起爆的起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的多点式非电起爆系统,采用从爆轰波到爆轰波的非电传播模式完成多点同时起爆、多点时序起爆,并具有起爆和测试同步实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的多点式非电起爆系统,所述的多点式非电起爆系统包括有起爆器和网络式非电起爆系统;所述的网络式非电起爆系统包括有塑料导爆管、扩爆雷管、多点起爆装置、铅锑合金导爆索和起爆雷管;所述塑料导爆管的一端与起爆器的起爆针相配合,使起爆针所放出的电火花在塑料导爆管内腔中产生一定强度的冲击波,从而使高能混合炸药起爆;所述塑料导爆管的另一端与扩爆雷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扩爆雷管的另一端连接多点起爆装置内的传爆药柱,塑料导爆管通过扩爆雷管引爆传爆药柱;所述的多点起爆装置上具有若干个插孔;每个所述的插孔内设置有铅锑合金导爆索;所述铅锑合金导爆索的一端与传爆药柱接触,另一端连接起爆雷管,通过传爆药柱引爆铅锑合金导爆索,再由铅锑合金导爆索引爆起爆雷管;多个所述的起爆雷管分别与所对应驱动管内的柱状装药连接,用以起爆驱动管内的柱状装药;或多个所述的起爆雷管分别与所对应膜片及高压封隔结构上的线性切割装药连接,用以起爆膜片及高压封隔结构上的线性切割装药;所述起爆针通过塑料导爆管、扩爆雷管、传爆药柱、铅锑合金导爆索和起爆雷管引爆柱状装药或线性切割装药的爆轰波到爆轰波的非电传播模式,共同构成柱状装药或线性切割装药的多点同时或多点时序起爆的非电起爆系统。
所述的起爆器包括有主体盒和起爆针;所述的主体盒上设置有电源指示灯、充满指示灯、起爆按钮、电源开关;当起爆器电流充满时,主体盒表面的指示灯变成绿色,此时按下起爆按钮,起爆针即可放出电火花。
所述的塑料导爆管为内壁涂有高能混合炸药粉末的塑料软管。
所述扩爆雷管包括有橡胶塞和雷管;所述扩爆雷管的一端通过橡胶塞与塑料导爆管相连,另一端通过雷管与多点起爆装置内的传爆药柱相连。
所述的多点起爆装置由上壳体、下壳体和传爆药柱组成;所述的传爆药柱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所形成的空腔内,并通过上壳体上的通孔与扩爆雷管连接;所述的下壳体上具有插孔和卡槽;所述的插孔为多个,每个所述的插孔内设置有铅锑合金导爆索和测试同步线;所述铅锑合金导爆索的一端与传爆药柱连接,另一端连接起爆雷管;所述的测试同步线连接测试设备,实现了多点起爆和测试设备的同步。
所述的铅锑合金导爆索由外壳和装药组成,通过改变铅锑合金导爆索的长度,实现柱状装药或线性切割装药的多点同时或多点时序起爆。
所述的起爆雷管由壳体、扩爆室和多级装药组成;所述的多级装药位于扩爆室内,并与铅锑合金导爆索的装药接触。
所述的传爆药柱的质量为7g。
由于采用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的多点式非电起爆系统,采用起爆器产生电火花的方式,引爆塑料导爆管,并通过塑料导爆管、扩爆雷管、传爆药柱、铅锑合金导爆索和起爆雷管的从爆轰波到爆轰波的非电传播模式,引爆柱状装药或线性切割装药,还可以通过改变铅锑合金导爆索的长度实现多点同时或多点时序起爆,并在起爆的同时进行同步测试;传爆药柱的质量仅为7g,具有传爆药柱质量轻、效率高,带电作业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对保障大型爆炸波模拟装置的安全运行和降低次生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起爆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塑料导爆管及扩爆雷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多点起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瞬时或延时传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气压双管注射胰岛素泵
- 下一篇:业务数据缓存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