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EMD方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的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02773.0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中;李学永;钟小强;高琛;邹保平;陈益信;董雨;李春生;陈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emd 方法 用户 用电 行为 异常 判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用电行为异常的判定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EEMD方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的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双向互动服务体系。该体系实现了供电企业同客户间信息和电能的双向互动,鼓励用户改变传统的用电方式,积极参与电网运行,根据实时电价调整用电模式,满足用户对用电多样、多元的需求,有效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然而,目前的智能电网双向互动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供电企业对用户用电行为的了解仅仅是通过电表提供的数据,然而电表显示的电流、电压以及电能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外界波动因素的干扰,以致供电企业很难获得用户用电的真实情况,难以对用户用电进行有效地监督与指导。而且,供电企业对用户用电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及时发现用户用电中的异常情况,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判定方法,以便供电企业能够尽快检测到用户用电中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EEMD方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的判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EEMD方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异常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聚类;
S2:在所述步骤S1的聚类结果中任选一类并选择其中的任一用户,得到在任意两个相同的时间段上的负荷数据;
S3: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所述步骤S2中的数据分解为IMF分量和剩余趋势项,为了保证分解的准确性,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在原来的负荷曲线信号上加入高斯白噪声,对EMD解析出的IMF分量及剩余趋势项进行重构,最终得到两个时间段上剔除波动因素后的负荷剩余项;
S4:分别对两个时间段上的负荷剩余项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得到ρ1,ρ2,其中ρ1是第一个时间段上该类与所选用户的负荷相关系数,ρ2第二个时间段上该类与所选用户的负荷相关系数;所述相关系数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