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2414.5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7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梁卫国;孙旭;王炳强;张国建;安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卫国;孙旭;王炳强;张国建;安正阳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射流泵是一种常用的用于输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真空泵,广泛运用于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化工、环境保护、消防等各个领域。目前,很多消防装备例如泡沫比例混合器、低倍数泡沫产生器、泡沫枪、喷射引水泵、排吸器等都是运用射流泵原理进行工作,因此射流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是消防技术装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现有的成型射流泵制作材料一般为非透明的不锈钢,无法直观看到其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目前的射流泵模型一般为水流射流泵或蒸汽射流泵,需要水泵或蒸汽发生器配合才能工作,装置体积大,不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演示效果不够直观,影响学生对射流泵工作原理的理解,降低了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包括:第一气体发生装置;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一气体发生装置相连,该第一气室设有出气管,该出气管上设有闸阀;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射流泵,该射流泵的输入管与所述出气管相连;第二气体发生装置;第二气室,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装置相连,该第二气室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射流泵的吸管相连,该第二气室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开口。
射流泵由透明材料制成,在不拆解的前提下可以清晰的看到装置的内部结构,便于学生了解射流泵的结构;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有明显的颜色,能直观的看到气体的流动方向和混合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射流泵的工作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体发生装置、第一气室、第二气体发生装置、第二气室和连通管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气体的发生、流动全过程可视,便于学生充分理解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拆卸组合,便于搬运和课堂现场演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射流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气体发生装置,2-第一气室,21-出气管,22-闸阀,3-射流泵,31-喉管引入管,32-输入管,33-喷嘴,34-吸管,35-喉管,36-扩散管,37-输出管,4-第二气体发生装置,5-第二气室,51-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包括:第一气体发生装置1;第一气室2,与所述第一气体发生装置1相连,该第一气室2设有出气管21,该出气管21上设有闸阀22;射流泵3,该射流泵3的输入管32与所述出气管21相连;第二气体发生装置4;第二气室5,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装置4相连,该第二气室5通过连通管51与所述射流泵3的吸管34相连,该第二气室5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气体发生装置1、第一气室2、射流泵3、第二气体发生装置4、第二气室5和连通管51均由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制成。
如图2所示的射流泵3包括:喉管吸入管31,该喉管吸入管31内设有与其同心的输入管32,该输入管32的一端伸出喉管吸入管31的端壁,另一端设有喷嘴33,该输入管32的外径小于喉管吸入管31的内径,该喉管吸入管31的侧壁设有吸管34;喉管35,与所述喉管吸入管31相接;扩散管36,与所述喉管35相接,该扩散管36的内径沿远离喉管35方向逐渐变大;以及输出管37,与所述扩散管36相接。
该气-气射流泵教学模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气体发生装置1产生第一种有色气体,在第一气室2内蓄压至一定值后,打开闸阀22,第一种有色气体以高速由喷嘴33喷出,喷嘴33周围的空气被迅速带离,形成一定真空值;第二气体发生装置4产生第二种有色气体,储存在第二气室5内,第二气室5与大气联通使得其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同,当喷嘴33处产生真空时,第二种有色气体被自动吸入,两种气体在扩散管36内混合后一同经输出管37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卫国;孙旭;王炳强;张国建;安正阳,未经梁卫国;孙旭;王炳强;张国建;安正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过签名鉴定文件来源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