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02368.9 申请日: 2014-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3931745A 公开(公告)日: 2014-07-23
发明(设计)人: 林河通;林福兴;林毅雄;林艺芬;陈艺晖;赵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23B7/005 分类号: A23B7/005;A23B7/04;A23B7/02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控制 龙眼 果实 果肉 物理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物理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俗称“桂圆”,是中国南方一种重要的亚热带名优水果,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龙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素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我国龙眼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国龙眼成熟期处在7~9月高温季节,采后品质劣变迅速,室温条件下贮藏,采后果肉快速软化、流汁和腐烂,其特征是果壳看似完整,而果肉已经溶解、流汁并趋于糜烂,此现象称为果肉自溶(Aril breakdown),严重影响龙眼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是限制龙眼果实长时间贮藏和远距离运输销售的主要因素之一。

龙眼果肉自溶通常出现在采后贮藏的中后期。通过研究发现,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增强,催化果胶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细胞壁物质的降解,造成细胞壁结构的破坏,从而引起龙眼果实果肉自溶。虽然化学杀菌剂、活性氧清除剂(棓酸丙酯)、0 ℃~3 ℃低温贮藏或4 %~ 6% O2、6 %~8% CO2气体成分结合1℃的气调冷藏等措施可以延缓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延长龙眼果实保鲜期。但由于化学杀菌剂、活性氧清除剂等化学处理方法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由化学杀菌剂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因化学杀菌剂等化学物质的潜在危害而禁止其在龙眼果实采后处理中使用。此外,低温贮藏或气调冷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使采后处理成本高而难于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因此,开发新型、安全、节能环保、简便易推广的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控制新技术成为龙眼保鲜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热处理是一种无毒、无农药残留、安全环保的果蔬采后物理处理方法。果蔬采后热处理包括热水浸泡处理和热空气处理2种方法。适宜条件的热处理(包括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的热处理组合)可降低果蔬采后生理代谢强度,延缓果蔬衰老,有效控制果蔬采后病虫害,并通过诱导采后果蔬抗冷性而减轻其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发生,从而延长果蔬保鲜期。但果蔬热处理的适宜条件因果蔬种类不同而异。前人研究报道,49℃热水浸泡15 min或49℃热浸20 min被认为是出口龙眼检疫灭虫的处理方法,但目前有关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热处理技术及其适宜的热处理条件、热处理对与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控制有关的细胞壁代谢的影响未见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物理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龙眼果肉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减少果胶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细胞壁物质的降解,从而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发生。经处理过的龙眼果实能降低果肉自溶指数,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及口感,延长龙眼果实保鲜期,且本发明方法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采收、选果、分级、清洗、热水浸泡处理、快速冷却、晾干、包装、贮藏。

具体步骤如下:

(1)采收:选择晴天采收八至九成熟的龙眼果实;

(2)选果、分级:将采收的龙眼果实进行选果、分级,挑选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色泽一致的龙眼果实,剔除有机械损伤或病虫害的龙眼果实;

(3)清洗:将选果、分级后的龙眼果实用自来水清洗,以去除龙眼果实表面的灰尘、污物及部分微生物;

(4)热水浸泡处理:将清洗后的龙眼果实用热水浸泡;

(5)快速冷却:将经热水浸泡处理后的龙眼果实取出,用冷却水快速冷却至室温;

(6)晾干:将冷却后的龙眼果实进行晾干处理,以去除龙眼果实表面的水分;

(7)包装:龙眼果实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自发气调包装;

(8)贮藏:将包装好的龙眼果实在室温下贮藏。

步骤(4)中热水浸泡处理是浸泡温度为40℃~50℃、浸泡时间为10 min~19 min的热处理组合。

其余各操作,包括采收、选果、分级、清洗、快速冷却、晾干、包装、贮藏均为果蔬贮藏保鲜的一般采后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