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桩模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555.5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9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巫能月;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8 | 分类号: | B28B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桩模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桩模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桩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料斗中的混凝土喂进制造管桩的模具中,然后将模具内的混凝土压实,将配合使用的另一个模具盖在混凝土上,将两个模具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工序制造成成型管桩。然而,为了增加管桩的强度,需要预先在管桩模内放置筒形的钢筋笼,然后才能向管桩模内喂料,由于有了钢筋笼的阻挡,从料斗中导出的混凝土不能全部落入钢筋笼内的空间,也即管桩模内的空间,部分混凝土将洒落在管桩模的两侧,不但影响之后的合模工序,而且浪费了混凝土材料。
目前清理管桩模两侧的混凝土是工人用铁锹完成,由于管桩模较长,需要的工人数量也多,浪费了很大的人力,由于工人使用铁锹等工具,清洁程度有限,且工作条件较差,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模清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桩模清洁装置,包括平板架和挡料板,所述平板架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对称设有一对支腿,且每对支腿下端均固定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各固定有一滚轮;所述滚轮下方均设有轨道,防止滚轮走偏,导致清洁不彻底;所述平板架上表面左侧设有一支撑挡料板的支撑臂,平板架上表面右侧设有连接块;所述支撑臂上端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挡料板的右侧设有的支撑块上,液压缸用于翻转挡料板,调整挡料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在向管桩模内喂料时,挡板可以灵活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落在模具以外,当喂料结束时,可收起挡料板,方便行车将管桩模吊起;所述挡料板的左侧设有矩形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横杆,且横杆位于支撑臂上端通孔内,所述挡料板在支撑臂的支撑下,绕横杆转动,实现挡料板倾角调整;所述挡料板上表面左侧设有榫头,且榫头的一端设有挡块,榫头上通过燕尾式榫卯结构连接有除泥盒,挡块可防止除泥盒脱落,除泥盒可清除管桩模边缘上散落的混凝土,以免边缘上的混凝土影响合模,由于除泥盒在使用中会经常磨损,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方便更换和调整除泥盒。
所述除泥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直角三棱柱状,壳体后侧面上设有与榫头配合使用的卯眼,壳体的下侧面无底盖,当挡料板旋转至竖直方向时,壳体的下侧面可压在管桩模的边缘上,同时由于壳体的下方没有底盖,所以壳体不会压住壳体下方的混凝土,当移动清洁装置时,除泥盒可将管桩模边缘上的混凝土都除掉;所述壳体内侧卯眼侧壁上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的毛向朝下,毛尖超出壳体至少5厘米,当挡料板旋转至竖直方向时,刷子毛将在管桩模边缘的阻挡作用下弯曲,并压在管桩模边缘上,当移动清洁装置时,刷子毛将把除泥盒下方剩余的污泥清除掉,当将挡料板由竖直方向右放平时,刷子毛也将恢复竖直状,并将除泥盒内被压住的混凝土扫落。
所述除泥盒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固定在挡料板上表面左前角处和左后角处,所述的两个除泥盒对称布置,且两除泥盒的斜边分别对应朝向左前侧和左右侧,由于除泥盒的斜边向外,当移动除泥盒时,除泥盒的斜边将把管桩模边缘上的混凝土由边缘的最外侧拨至边缘内侧,从而避免管桩模边缘上的水泥落到管桩模以外。
所述滚轮内侧的直径比外侧的直径小,且内径位于轨道正上方,滚轮的内侧可以对滚轮起限位作用,防止滚轮脱轨。
所述支撑臂和液压缸均至少为两个,以保证挡料板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等优点;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管桩模的清洁度,节约了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落到管桩模边缘及外侧,且由于除泥盒通过榫卯结构安装,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挡料板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Ⅰ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除泥盒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除泥盒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毛刷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毛刷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