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01360.0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洪昕;邱天爽;朱勇;栾声扬;王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切割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到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中,电子器械取代传统器械是大势所趋。电凝切割止血材料因具有快捷的电切割、电凝血功能故得到广泛使用。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高频高压电流故能够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然而早期的电凝切割止血装置只具备这两个传统功能,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便,如:由于照明不足导致形成阴影,故影响医生的观察与操作;由于某些有照明功能的电凝切割止血装置使用内置电池作为照明电源,故存在使用时间短,成本高,有污染等缺陷。以上不足或不便,均会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医疗的风险并增添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装置,可以提高照明亮度,同时避免使用电池供电导致的的成本升高和潜在的污染等不利因素,并且实现了电刀刀头的自由伸缩和固定。
本发明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装置,包括高频电刀和照明手柄,所述的高频电刀包括电刀刀头、电刀刀头保护套、功能电路板以及套有导电金属管的电刀笔杆,各部分由高频电路连接,并由电切割开关和电凝血开关控制功能电路板实现电切割或电凝血功能切换,高频电刀通过插头由外接高频电刀仪供电;照明手柄包括手持柄、照明组件和照明电路板,照明开关通过照明电路板控制照明组件,照明组件通过插头由外接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实现无影照明。
进一步,所述的照明组件形成无影照明区域与手持柄前端之间的距离通过照明组件参数选择调节。当采用2个具有10-15度散射角的独立的发光元件组成照明组件时,在手持柄前端8-12厘米处产生无影照明区域。
进一步,电切割开关和电凝血开关采用按压方式触发开关通断,照明开关采用拨动式触发开关通断;照明开关位于手持柄尾部,远离位于手持柄中前部的电切割开关和电凝血开关。
进一步,电刀笔杆设有电刀笔杆固定卡子,用以固定电刀笔杆,保证电刀笔杆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采用了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材料,不但能够实现电凝血和电切割,还能够实现无影照明,同时实现照明供电的持续和稳定,并实现刀头的自由伸缩和固定。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带有外接插头的外观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带有外接插头的外观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带有外接插头的外观斜视图。
图中:1 手持柄;2 照明组件;3 电刀刀头保护套;4 电刀刀头;5 电刀笔杆;
6 电切割开关;7 电凝血开关;8 照明开关;9 照明电路板;10 功能电路板;
11 导电金属管;12 电刀笔杆固定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使用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装置前,将由手持柄1内部引出的高频线缆插头与高频电刀仪器相连接;将由手持柄1内部引出的照明线缆插头与医用直流稳压电源进行连接。
调整刀头长度:根据患处深浅,将手持柄1中的电刀刀头4适当拔出或者插入,直至达到符合手术需求的长度;由于电刀笔杆5周围有纹理,配合电刀笔杆固定卡子12可以达到电刀刀头2伸缩和固定的目的。
控制照明状态:根据患处照明亮度情况,控制手持柄1尾部的照明开关8。如果需要在患处形成无影的照明区域,可以开启照明功能;如果患处照明情况理想,则可以关闭照明功能。
使用电切割功能:在需要切割组织的时候,用食指按压电切割开关(6),并在高频电刀仪器选取适宜的参数,从而实现电切割功能。电切割完成后,松开按压在电切割开关6上的食指即可。
使用电切割功能:在需要凝血的时候,用食指按压电凝血开关7,并使用在高频电刀仪器选取适宜的参数,从而实现电凝血功能。电凝血完成后,松开按压在电凝血开关7上的食指即可。
使用一次性使用电凝切割止血装置后,断开由手持柄1内部引出的高频线缆插头与高频电刀仪器的连接;断开由手持柄1内部引出的照明线缆插头与医用直流稳压电源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