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麻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00735.1 申请日: 2014-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3866480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何劲松;杨文春;周峰;王剑;韩杰;黄武超;黄伟海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B1/14 分类号: D04B1/14;D06C9/00;D06B7/08;D06C15/00;D06C7/02;D06M15/244;D06M101/06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姚亮
地址: 5285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亚麻 针织 面料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亚麻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公认的天然环保面料,亚麻由于其具有吸湿、挺括、凉爽、强度高等优点而备受青睐,但是在高档被服领域的应用却发展缓慢。

现有技术中,亚麻制品多为梭织产品,针织产品发展较晚,这是因为针织织物基本结构单元是线圈,纱线在织物中弯曲频繁,而亚麻纱具有刚性大,纤维粗糙、坚硬,伸长性差、弹性差的缺陷,使得亚麻纱在针织工艺中可编织性能较差。

虽然近年来,亚麻纺纱工艺取得突破,开发了适合针织工艺的高支纱,亚麻针织产品也因此得以发展起来,但是由于亚麻纱粗硬,在编织过程中常常出现断纱、破洞、坏针等疵点,同时在穿着过程中,其粗硬、刺痒感也让消费者难以承受,导致亚麻针织产品的生产受到限制,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附加值低,不能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高档化的要求。

在上机前必须采取前处理工艺,提高纱线的柔软度,这是亚麻纱上机编织的前提,也是生产高档亚麻针织面料的基础。目前,很多改进做法是蒸纱或改造针织圆机,但是蒸纱的做法不能适应大宗货物生产要求,破洞还在每10码就有1个的水平,疵品和效率依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改造机器约束了品种结构的范围。

由于市场上的亚麻针织面料手感干硬粗糙、油腻,穿着时刺痒感极强,尺寸不稳定,因此改善亚麻织物的服用性能也是赋予亚麻针织物高档的必须途径。现有技术中,由于生产实际情况和亚麻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低的原因,许多论文中阐述的使用纤维素酶抛光和使用树脂定型的改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主要是强力下降非常明显,缩水不稳定,不能达到客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亚麻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能够软化纱线,减少疵品,提高针织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在保持亚麻面料优良的吸湿透气和抗菌性能的同时,提高面料的服用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亚麻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亚麻原纱进行渗透过软处理;

步骤二,对渗透过软后的亚麻原纱进行高频烘干处理,使得原纱含潮率为15%-20%;

步骤三,对高频烘干后的亚麻原纱进行络筒过蜡处理,保持原纱含潮率为15%-20%;

步骤四,将过蜡密封的亚麻原纱上机织造,得到坯布;

步骤五,将所得坯布进行双面烧毛处理;

步骤六,将双面烧毛处理后的坯布进行液氨丝光处理,然后进行中和过软处理;

步骤七,将中和过软后的坯布进行轧光、使用亲水性柔软剂定型,预缩,得到亚麻针织面料。

上述的制作方法中,优选的,亚麻原纱为28NM/1-45NM/1的亚麻纱。

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渗透过软处理能够使亚麻原纱软化。优选的,步骤一所述的渗透过软的方法包括坯纱法或色纱法;所述坯纱法为:将亚麻原纱放置于温度为80℃-100℃的精炼渗透剂中煮15min-30min,然后将煮过的原纱放入温度为40℃-50℃的聚乙烯蜡柔软剂中浸泡15min-30min;

所述色纱法为:将亚麻原纱放置于温度为80℃-100℃的精炼渗透剂中煮20min-40min,然后染色,最后将染色后的原纱放入温度为40℃-50℃的聚乙烯蜡柔软剂中浸泡15min-30min。使用亲水性柔软剂定型,能够保持亚麻针织面料优良的吸湿、透气功能,能够增加面料手感和保持织物亲水性能,改善布面线条(Slanting)。

上述的制作方法中,更优选的,步骤一所述的渗透过软的方法包括坯纱法或色纱法;所述坯纱法为:将亚麻原纱放置于温度为100℃的精炼渗透剂中煮20min,然后将煮过的原纱放入温度为45℃的聚乙烯蜡柔软剂中浸泡20min;

所述色纱法为:将亚麻原纱放置于温度为100℃的精炼渗透剂中煮30min,然后染色,最后将染色后的原纱放入温度为45℃的聚乙烯蜡柔软剂中浸泡20min。

上述的制作方法中,优选的,所述精炼渗透剂的浓度为1g/L-2g/L,所述聚乙烯蜡柔软剂的浓度为2g/L-4g/L。更优选的,所述精炼渗透剂为LCF-185,浓度为1.5g/L;所述聚乙烯蜡柔软剂为P250,浓度为3g/L。LCF-185为台湾福盈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P250为百得瑞纺织助剂有限公司的产品。

上述的制作方法中,优选的,所述高频烘干所用的烘干电极板升起的高度为60%,车速为10M/H-12M/H,更优选的,车速为11M/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