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混合调度的全局负载均衡方法和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0432.X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戈;梁洁;庄一嵘;韩晓梅;陈学亮;周晓燕;海锦霞;李江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2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混合 调度 全局 负载 均衡 方法 服务器 | ||
1.一种用于实现混合调度的全局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时,提取出服务请求中包括的目的地址信息;
将目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以得到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
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进行资源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
利用全局负载均衡策略,在所述CDN服务器资源池中选择出相对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最优CDN服务器;
判断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是否具有指定前缀;
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所述最优CDN服务器的地址以IPv4协议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不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所述最优CDN服务器的地址以IPv6协议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其中,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进行资源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包括:
判断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是否具有指定前缀;
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支持IPv4网络的CDN服务器和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的CDN服务器放置到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中;
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不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支持IPv6网络的CDN服务器和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的CDN服务器放置到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目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以得到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目的地址信息是否服从IPv4协议;
若目的地址信息服从IPv4协议,则将目的地址信息转换为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
若目的地址信息服从IPv6协议,则直接将目的地址信息作为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目的地址信息转换为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的步骤包括:
为目的地址信息添加指定前缀,从而将目的地址信息转换为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指定前缀为96个0。
5.一种用于实现混合调度的全局负载均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提取单元、地址转换单元、资源匹配单元、最优节点选择单元、识别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
提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单元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请求时,提取出服务请求中包括的目的地址信息;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将目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以得到服从IPv6协议的目的地址转换信息;
资源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进行资源匹配,以确定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
最优节点选择单元,用于利用全局负载均衡策略,在所述CDN服务器资源池中选择出相对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最优CDN服务器;
识别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是否具有指定前缀;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单元的判断结果,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所述最优CDN服务器的地址以IPv4协议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不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所述最优CDN服务器的地址以IPv6协议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资源匹配单元包括第二判断模块和资源匹配模块,其中: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是否具有指定前缀;
资源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支持IPv4网络的CDN服务器和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的CDN服务器放置到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中;若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中不具有指定前缀,则将支持IPv6网络的CDN服务器和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的CDN服务器放置到与所述目的地址转换信息相关联的CDN服务器资源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4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