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能器防海生物涂料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9811.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红;葛骑岐;朱皓;李振华;陈蔚;蒋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3/00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能器防 海生 涂料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设备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换能器防海生物涂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很强附着能力的海洋生物,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水下设备,如水声装备的湿端换能器或换能器基阵,在海水中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就会附着牡蛎之类的海生物,这些海洋生物一旦附着就能迅速地在设备表面滋长蔓延,这一现象在我国南海海域尤为突出。附着生长的海生物通常是牡蛎等贝类海生物,它们的存在会给换能器和换能器基阵的声学性能和透声性能带来致命影响。
避免海生物在换能器和换能器基阵等水下设备表面附着有两种主要手段,一种是用铜等金属设计制造换能器的表面,由于该方法在透声性能方面会带来限制,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某些低频使用换能器;另一种是在换能器或基阵表面涂覆防海生物涂料,通常这类涂料含有大量氧化亚铜组分,涂覆下水后长期缓慢释放,能作为杀生剂防止附着性海生物吸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满足数百千赫高频换能器和基阵的使用要求,并且一次涂覆的有效期可以达到五年以上,所以防海生物涂料的使用在换能器和换能器基阵等领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但是目前的防海生物涂料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的缺陷:当防海生物涂料涂覆到换能器、换能器基阵或其他被保护面后,必须在24小时内下水,否则防海生物涂料内部的氧化亚铜等成分将会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从而降低甚至丧失效能。由于水声设备通常比较庞杂,船舶和湿端设备的升降和出入水不仅是一项工程、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换能器或换能器基阵涂覆完防海生物涂料后很难马上下到水中、在装备修理时尤其难以做到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能器防海生物涂料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延长换能器的下水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换能器的表面进行处理,清理水渍和污渍;
二,在换能器表面涂覆防海生物涂料,并进行表干;
三,在防海生物涂料表面涂覆水溶性涂料,并进行表干。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涂料为浆糊。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涂料为水溶性乳胶漆。
由于水溶性涂料在船舶或其他湿端设备下水之前形成了一层保护膜,使防海生物涂料与空气隔绝,不会发生氧化失效的现象,从而使换能器有更长的下水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列举的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一,对换能器的表面进行处理,清理水渍和污渍;
二,按照常规工艺在换能器表面涂覆防海生物涂料,如海建公司生产的海建牌SR60的防海生物涂料,并进行表干;
三,在防海生物涂料规定的下水时间内,在防海生物涂料表面涂覆浆糊,并进行表干。
实施例2:
一,对换能器的表面进行处理,清理水渍和污渍;
二,按照常规工艺在换能器表面涂覆防海生物涂料,如海建公司生产的海建牌SR60的防海生物涂料,并进行表干;
三,在防海生物涂料规定的下水时间内,在防海生物涂料表面涂覆水溶性乳胶漆,并进行表干。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水溶性涂料均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避免防海生物涂料被空气氧化失效,其中浆糊成本低廉,水溶性效果好;水溶性乳胶漆虽然溶解的速度较慢,但其动态的溶解过程使海生物难以附着,在保护海生物涂料不被空气氧化失效的同时,也起到了防止海生物附着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了难以实现防海生物涂料一经涂覆设备必须迅速入水的工程施工难题,能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防海生物涂料中的灭活物质;防海生物涂料所挥发的物质对人体有害,该方法可以大幅减轻有害物质对施工和维修人员的毒害;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每次维修重新清除防海生物涂料和涂料重新施工,缩短维修周期和施工成本。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换能器,及由换能器组成的基阵的保护,而且可以用于其他水下设备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