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电缆排管敷设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9666.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缆 敷设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对电缆排管敷设的施工方法,属于电力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即使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电力的输送需要铺设线路,一般是采用地底输送和高空输送,高空输送需要架设支撑架,其工程复杂,而且对地质要求很高,因而一般是采用地底埋设管道的方式进行电力输送,而地底埋设管道需要考虑地质对管道的影响,传统施工方法由于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常常造成电缆排管出现破裂或者线路无法施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施工方法常常造成电缆排管出现破裂或者线路无法施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对电缆排管敷设的施工方法,利用该施工方法能够对电缆排管进行稳定的敷设,避免电缆排管在敷设后出现破裂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施工方法常常造成电缆排管出现破裂或者线路无法施工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对电缆排管敷设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放线:根据测定点位为起始点施测,对各控制点布设,经闭合无误后,用混凝土浇筑桩身加以保护,控制桩埋设深度不少于800mm,并做围护,根据坐标点和水准点,用全站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取其平均值,即组织技术人员对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按1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临时水准点,并与高程基准点进行闭合,闭合差符合规范要求;
(b)、基槽挖掘: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开挖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分区、分段施工,基槽开挖放坡系数1:0.35,留工作面800mm,沟槽施工采用梯形断面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在开挖时严格控制沟底设计标高,机械开挖应保留10cm用人工清底,以免机械作业超挖扰动沟槽底原状土。
开挖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两侧对称挖排水沟的截面积15cm×15cm为宜。如遇水位较高时四周采用挡板支模防止沟槽坍塌。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表水的排除及基坑中积水的抽排,确保混凝土底板在无水环境下施工。基坑开挖期间,基坑附近不堆放弃土和建筑材料,做到文明施工。开挖基坑时,如遇到不良土壤应适当加大放坡,确保槽底作业面。
施工前,对沟槽底板进行整平,放出沟槽中心线,按设计的高度和宽度利用沟槽土模浇筑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标号为C15,采用商品混凝土,厚度10cm。浇筑时严格按要求振捣,直到完全密实为止。浇筑后进行收光并做到及时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沟槽底板应3‰朝检查井方向放坡,以便电缆排管的排水。并根据排管宽度,按间距1.5米在排管两侧预留∮12 L=800mm的钢筋预埋件,用于加固排管防止混凝土包封时排管上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细油雾分离效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