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9176.7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欧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手写设备已经完全普及,但由于人们手写文字的场景大幅削减,人们在书写过程中经常发生提笔忘字的场景。
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采用手写输入法对智能手机进行输入的过程中,当出现用户不会写的字的时候,用户可以寻求其他设备的帮助,例如:打开平板电脑,输入拼音,然后查找该字的正确写法;或者直接对该智能手机的输入法进行切换,然后对不会写的字进行输入。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需要借助其他设备,或者切换输入法,操作步骤过多,导致用户的手写输入不连续,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在手写输入的过程中,用户在需要输入不会写的汉字时,电子设备的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手写输入的过程中,用户在需要输入不会写的汉字时,电子设备的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快速、连续输入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感应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手写识别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感应单元获得一操作体的输入信息;
基于所述手写识别模块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识别,获得M个字符,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判断所述M个字符中是否包括J个第二类字符,获得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类字符为字母,J为正整数;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M个字符中包括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时,调用一与所述手写识别模块不同的第一识别模块;
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处理成K个第一类字符,K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所述第一类字符与所述第二类字符不同;
将M-J+K个字符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识别模块为拼音识别模块时,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处理成K个第一类字符,具体包括:
基于一组合原则,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组合成K个拼音;
获得与所述K个拼音对应的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识别模块为语义识别模块时,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处理成K个第一类字符,具体为:
基于所述M个字符中的M-J个第一类字符,确定与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对应的且与所述M-J个第一类字符相关联的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M个字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字符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M个字符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替换为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替换为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区域上;
检测是否获得所述操作体针对所述第一区域上的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的一选中操作;
在检测获得所述选中操作时,执行步骤: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替换为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感应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感应单元获得一操作体的输入信息;
手写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输入信息进行识别,获得M个字符,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M个字符中是否包括J个第二类字符,获得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类字符为字母,J为正整数;
调用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M个字符中包括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时,调用一与所述手写识别模块不同的第一识别模块;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识别模块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处理成K个第一类字符,K为小于等于J的正整数,所述第一类字符与所述第二类字符不同;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M-J+K个字符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识别模块为拼音识别模块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一组合原则,将所述J个第二类字符组合成K个拼音;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获得与所述K个拼音对应的所述K个第一类字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