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架侧梁组焊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7838.7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豪;董洪达;宋玉奇;杨红伟;方孝忠;乔燕;张迪;蒋军;常经宇;孙佳;刘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周海斌;牛莉莉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架 侧梁组焊 用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架侧梁组焊用工装,适用于转向架构架焊接。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所知,转向架侧梁组焊工艺过程需要在一个工作台位完成组装、焊接、检查和交验等大量工作,台位占用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后续工位台位等待时间较长。之后,通过工艺分析对侧梁组装台位进行工艺拆分,原先1个工作台位的内容拆分成7个工作台位,台位之间的产品流转就需要固定用工装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然而,厂家在产的转向架侧梁型号通常有数种,亟需研制出通用性高的工装来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向架侧梁组焊用工装,能适用于至少两种以上的侧梁加工过程,通用性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转向架侧梁组焊用工装,包括两相互平行的主梁,各主梁的顶面分别设有两第一固定位、两第二固定位以及一第三固定位;第三固定位位于各主梁顶面的中央,两第一固定位、两第二固定位分别对称分布在第三固定位的两侧,且第一固定位比第二固定位更靠近主梁末端;两主梁顶面对应的第一固定位经第一连接板固连,两主梁顶面对应的第二固定位对齐分布、且各第二固定位上分别固连有第二连接板,两主梁顶面的第三固定位经第三连接板固连;各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三固定位的部位、各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固连第一夹具组件的紧固件孔;各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三固定位的部位、第三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固连第二夹具组件的紧固件孔。
该结构中,第一夹具组件用于加工第一型侧梁内腔,第二夹具组件用于加工第一型侧梁外体,这样即能以同一工装对第一型侧梁的内腔和外体分别进行加工,只要更换对应的夹具组件即可。
本发明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各主梁的底面分别设有两第四固定位、两第五固定位、两第六固定位以及一第七固定位;第七固定位位于各主梁底面的中央,两第四固定位、两第五固定位、两第六固定位分别对称分布在第七固定位的两侧,且第四固定位比第五固定位更靠近主梁末端,第五固定位比第六固定位更靠近主梁末端;两主梁底面对应的第四、第五固定位分别经第四、第五连接板固连,两主梁底面对应的第六固定位对齐分布、且各第六固定位上分别固连有第六连接板,两主梁底面的第七固定位经第七连接板固连;各第四、第六、第五、第七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固连第三夹具组件的紧固件孔;第四连接板上设有固连第四夹具组件的紧固件孔。
该优选结构中,第三夹具组件用于加工第二型侧梁内腔,第四夹具组件用于加工第二型侧梁外体,这样即能以同一工装对第二型侧梁的内腔和外体分别进行加工,只要更换对应的夹具组件即可;这就能实现对四种加工生产过程的快速转产,极大地提高了转产效率。
优选地,各主梁顶面的第三固定位和底面的第七固定位对齐分布。
优选地,各主梁末端在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经紧固件固连的加固板。
本发明通用性高,可极大地提高转产效率,可显著节省工装制造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俯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加工第一型侧梁内腔时的主视、俯视、侧视示意图。
图7至图9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加工第一型侧梁外体时的主视、俯视、侧视示意图。
图10至图1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加工第二型侧梁内腔时的主视、俯视、侧视示意图。
图13至图15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加工第二型侧梁外体时的主视、俯视、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架侧梁组焊用工装两相互平行的主梁1,各主梁1的顶面分别设有两第一固定位、两第二固定位以及一第三固定位;第三固定位位于各主梁1顶面的中央,两第一固定位、两第二固定位分别对称分布在第三固定位的两侧,且第一固定位比第二固定位更靠近主梁1末端;两主梁1顶面对应的第一固定位经第一连接板2固连,两主梁1顶面对应的第二固定位对齐分布、且各第二固定位上分别固连有第二连接板3,两主梁1顶面的第三固定位经第三连接板4固连;各第一连接板2远离第三固定位的部位2-1、各第二连接板3、第三连接板4上分别设有固连第一夹具组件5-1的紧固件孔;各第一连接板2靠近第三固定位的部位2-2、第三连接板4上分别设有固连第二夹具组件5-2的紧固件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