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97744.X | 申请日: | 2014-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和树庄;李俊梅;刘嫦娥;胡斌;张国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9/0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主要 水源 河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需求,对于城市用水,目前普遍采取清污不分流,以河道为排污沟的策略,导致城市河道普遍成为污水沟,河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上升,溶解氧下降,甚至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沉水植物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最终导致沉水植物消亡,作为河道生态系统的主体,沉水植物一旦消失,河道生态系统随之崩溃。随着水环境压力的增加和经济能力的提高,改善城市河道生态状况,减轻城市水污染已成为各大中城市的共同议题。
河道生态修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方面需要解决污染源输入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涉及到污染治理、排水系统改造理顺、河道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实施难度极大,为此,在许多城市目前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
沉水植物是河道生态系统的核心,恢复沉水植物是河道生态修复关键,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方法进行河道生态修复:(1)生物强化人工河道:结合水系疏通工程和结构现状,构建的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人工河道,水质净化设施主体设于河道内或河流一侧,形成多级串联式的生物净化系统,从而改善水环境条件;该方法以净化水质为主要目标,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能起到较高的净化作用,但是无法保证沉水植物的良好恢复。(2)设置自然河道生态塘: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净化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方法利用生物塘净化污染物的原理,立足点也是减轻河道污染程度,对于污染重的河道,同样无法保证沉水植物的恢复。(3)设置生态沟渠:根据水生植物的耐污能力及生理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沟渠条件,在不同渠段选择利用砾间接触氧化、强化生物接触氧化等措施,逐级净化水质,在达到分级净化水质功能的同时将净化设施与地表景观融为一体.美化河流景观;该方法对于水力坡度大(超过0.5%),水流浅(小于0.1米)的河道,也有很好的水质净化作用,但其主要目标也不是恢复沉水植物,在该环境中,水深无法保证沉水植物的正常生长。综上,采用上述三种方法都无法恢复河道沉水植物,修复被破坏的河道生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进入河道的污染源,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为河道水源,使得河道恢复生态功能,实现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
A、实行河道截污:沿河道两岸敷设截污管,截断进入河道的污水,通过城市排污管道将污水统一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
B、严格监督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保证排出的再生水的水质达到一级标准的A标准;
C、保留0.1m-0.2m厚度的河道底泥,清除多余底泥;
D、将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再生水引入河道,保持不低于0.1m/s的流速,同时保持0.3m-1.5m的深度。
所述实行河道截污的方法还包括关停拆除沿河道两岸的直排污染源。
所述实行河道截污的方法还包括沿河道两岸修建景观道路。
所述实行河道截污的方法还包括在景观道路与河道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
本发明通过实行河道截污彻底消除进入河道的污染源,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将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再生水作为河道水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被污染河道进行治理后,一方面解决了传统河道生态修复措施依赖人工措施而导致与河道防洪功能的冲突问题,同时节约了运行维护费用,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另一方面解决了城市水资源短缺,景观水源不足,而城市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清理河道底泥时保留了0.1m-0.2m的淤泥,既保护了残留的种子库,又作为未来沉水植物的营养层,河道内的沉水植物能够自行恢复,无需人工栽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被污染河道进行治理,能够保证河道达到稳定的生态修复效果,河道内的沉水植物品种不少于三种,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良好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车辆行走机构开式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滚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