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泉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97329.4 申请日: 2014-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3864244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幸宏伟;秦坤蓉;徐武东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工商大学
主分类号: C02F9/04 分类号: C02F9/0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400067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温泉 废水处理 综合利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温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泉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离子,目前主要用于洗浴,洗浴后还含有大量的热能,但也有轻度污染,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后,可将余热回收以及用于灌溉、景观用水等。目前,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有:地热直接供暖;浴疗保健;娱乐、旅游;种植、养殖;余热供暖;水产养殖;农业利用。

近几年,地热能的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温泉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温泉企业很少在排放前将温泉水进行处理。由于温泉水中的矿物质很多,水温较高,排放不当易造成热污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栾光忠教授曾指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影响。但由于缺少相关开发技术和利用途径,导致仍可利用的温泉成了废水,极大降低了温泉水的利用率。

温泉废水对水源热泵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腐蚀与结垢。弱碱性温泉水,对热泵机组有腐蚀作用。腐蚀会影响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效果。产生腐蚀后,水源热泵系统中的金属管道遭到破坏而变薄,或局部点状腐蚀而凹陷甚至穿孔。金属腐蚀产物转入水中,使水中杂质增多,又加剧受热面的结垢过程。高价铁的水垢,容易引起垢下金属铁的腐蚀,铁的腐蚀又容易重新结成水垢,这种恶性循环会迅速致水管穿孔。废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矿物质、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硅酸盐以及细菌、微生物等,对引起管道结垢影响极大。赵峰、邵林广、文远高认为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水源热泵管道结垢;添加缓蚀剂可以满足不同金属材料的防腐蚀要求。

我国近一半的温泉水利用形式都是洗浴及水疗。这种一次性应用的高温地热尾水的排放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高温尾水进入地表水域后,会导致水域中溶解氧浓度降低、温度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温泉废水中含有多种矿物离子、以及一些微生物,容易致使一些藻类和水草蔓延,更有甚者,会使水域荒芜,破坏原水体环境指标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如招远温泉、威海宝泉汤、文登大英汤等多处浴池尾水排水口附近无蛙类及其它生物。温泉含有大量矿物质,在地热水及废水流经区,可能带来土壤盐渍化现象。

洗浴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轻、水质稳定的特点,温泉洗浴废水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泉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温泉废水缺少相关开发技术和利用途径,导致仍可利用的温泉成了废水,降低了温泉水的利用率,温泉废水对水源热泵系统造成腐蚀与结垢,温泉废水容易致使一些藻类和水草蔓延,使水域荒芜,破坏原水体环境指标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泉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水源热泵技术将温泉废水热能进行回收,用于采暖、热水和制冷的供应;

步骤二:根据絮凝剂的选择原则,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组合;

步骤三:向经余热回收后的温泉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加速废水中固体颗粒物的聚集和沉降,同时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机物;

步骤四:通过对植物导电率的检测确定相应指标的灌溉阀值,作为温泉水植物灌溉安全评估的警示灯;

步骤五:对处理的温泉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六: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洗浴废水用于花卉灌溉、景观、洗车等各个方面。

进一步,絮凝剂的选择原则为:选择去除硫酸根、总硬度有去除率高的絮凝剂,为了达到处理效果,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絮凝剂及助凝剂一起使用;

选择经济且实用的絮凝剂、助凝剂、吸附剂,要控制投加量,避免因投加量过大造成处理成本的加大;

絮凝剂应有固定可靠的来源,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药剂便于保存;

选择的絮凝剂不应对处理后的水产生二次污染。

进一步,絮凝的方法去除钙镁、硫酸根离子、溶解性固体物,选取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吸附剂活性炭。

进一步,采用相对导电率的变化拟合Logistic生长模型的方法,计算半致死浓度值作为该指标的上限阀值(以下称阀值)。

用相对导电率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