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6231.7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8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平;王岩飞;徐向辉;韩松;朱晨;张克功;张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G06F13/38;G01S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孔径雷达 控制 接口 网络 | ||
1.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控制接口节点以及将这些控制接口节点连接为环形拓扑网络的传输介质;所述控制接口节点包括:采用网络接口芯片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的一个主节点和若干个从节点,其中:
所述主节点用于发起和终止控制信息数据包,该控制信息数据包在所述环形拓扑网络的各个控制接口节点中依次传输,包括对应每一从节点的信息区段,该信息区段包括对该从节点进行控制的控制指令;
所述从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息数据包,从该控制信息数据包对应该从节点的信息区段中解析出与该从节点相对应的控制指令,将该控制信息数据包传输给下一控制接口节点;其中,
在从节点传输给下一控制接口节点的控制信息数据包中,对应该从节点的信息区段的控制指令被清除或保持不变;
所述控制信息数据包的信息区段中还包括:相应从节点的状态信息位;
所述从节点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数据包后,将该从节点的状态信息写入到该从节点相应信息区段的状态信息位;
所述从节点具有在网络中唯一的节点地址,所述主节点通过这些节点地址识别不同的从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介质将所述多个控制接口节点连接成为正向和反向两个环形拓扑网络,由主节点发起的控制信息数据包分别沿该两个环形拓扑网络在各个从节点中依次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和反向两个环形拓扑网络相互独立,所述控制信息数据包在两个环形拓扑网络中独立传输,其中所述两个环形拓扑网络其中之一作为主控制网络,其中另一作为该主控制网络的备份控制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节点包括:两个输入接口、两个输出接口、控制单元和局部接口,其中:
所述两个输入接口分别对应正向和反向环形拓扑网络的输入接口;
所述两个输出接口分别对应正向和反向环形拓扑网络的输出接口;
所述控制单元对输入接口接收的控制信息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该从节点需要执行的控制指令,并将其通过局部接口传输到该从节点的功能部分;其次通过局部接口采集该从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将其放到控制信息数据包中对应该从节点信息区段的状态信息位,然后将新的控制信息数据包送给输出接口;
所述局部接口用于控制单元和该从节点功能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流,包括控制指令的下发和状态的上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接口为并行接口、RS422接口、RS232接口或1553B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由可编程逻辑芯片FPGA或嵌入式计算机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孔径雷达控制接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介质为双绞线或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62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