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气连动蹲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5939.0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军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012;E03D11/13;E03D1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气 连动蹲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蹲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节水的水气连动蹲便器。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是当务之中重中之重。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多为虹吸式蹲便器,虹吸式蹲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虹吸现象,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以消耗大量冲洗水产生压强差为代价来满足产生虹吸现象的条件。在公共建筑与民用住宅的生活用水中,蹲便器用水量占有较高比重。既要满足蹲便器的功能需要,又能产生节约用水效果显得至关重要。从开盖倒扣的瓶装水流出必需空气进入的定律中得到启示,从而萌发创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蹲便器上述现有技术缺陷,现提供一种水气连动强吸式节水蹲便器。该蹲便器为三位一体、系统连通、结构独特、水为主导、气水连动的密封式装置。该装置在其工作的物理过程中自动产生吸排功能,通过物理强吸方式将蹲便器便盆反水弯所存的污水吸排至下方的排污管道,并排出排污口,从而以少量的冲洗水满足其功能需要,达到洁具清洁、节约用水的目的。
1、技术方案
本水气连动蹲便器,包括储水装置、冲水系统、负压系统与排污系统;其中,冲水系统、负压系统与排污系统为三位一体、系统连通的密封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冲水系统是由水箱(1)、冲水管道(12)、水封槽(13)与蹲便器唇面环形冲水流道(14)组成,其中水箱(1)为密封式装置,冲水系统为密封式结构;负压系统是一条连通水箱(1)与排污系统的排污管道(22)内部结构而设有的由水箱负压管道(18)、裸管负压管道(27)与蹲便器负压管道(28)所组成的负压管道设置,负压系统连通冲水系统与排污系统;排污系统的便盆反水弯(19)与排污口(24)之间依次设有排污管道三通(21)与一个存水的排污口反水弯(23),其中排污管道三通(21)设置在便盆反水弯(19)S弯管下方,排污系统为密封式结构。
上述水箱负压管道(18)上口置于高出水箱(1)箱内储水水位以上位置。
上述蹲便器便盆(16)后方设有两个配管接口:一个为蹲便器冲水管道(12)接口,一个为蹲便器负压管道(28)接口。
上述蹲便器负压管道(28)下口与便盆反水弯(19)S弯管下方的排污管道三通(21)连通。
上述排污口反水弯(23)设置在排污口(24)上方。
上述水封槽(13)为凹槽式水封。
上述水箱(1)上的水箱箱盖(2)中间密封式箱盖橡胶按钮孔(3)内装有密封式箱盖橡胶冲水按钮(4)。
上述水箱(1)上的水箱箱盖(2)内侧设有水箱密封胶圈(29)。
上述水箱(1)上的水箱箱盖(2)与水箱(1)箱口两侧外均设有水箱紧固搭扣槽(30),水箱紧固搭扣槽(30)内扣有水箱紧固搭扣(31)。
2、有益效果
(1)由于该蹲便器的冲水系统、负压系统与排污系统为三位一体、系统连通的密封式结构,当水箱(1)冲水时,水箱(1)内自然会产生负压,与此同时必须有空气进入,也必然会产生吸排效果,从而能以较少的冲洗水满足蹲便器的功能需要,节约用水。
(2)排污口反水弯(23)存水的水封作用能防止排污口(24)空气进入,以确保水气连动蹲便器的密封效果。
(3)便盆反水弯(19)与排污口反水弯(23)的两个水封结构对于长时间不用的蹲便器在较长的一定时期内能够起到防虫、除臭的作用。
(4)水封槽(13)储水的水封作用能防止水箱(1)在冲水时空气经冲水管道(12)进入水箱(1),以确保水气连动蹲便器的密封效果。
(5)水封槽(13)储水的水封作用能够防止水箱(1)内冲水阀(8)门漏水。
(6)该蹲便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蹲便器结构侧切剖面与水箱配件示意图
图2、蹲便器结构侧切剖面图
图3、蹲便器侧视图
图4、蹲便器后视图
图5、蹲便器侧切剖面与水箱配件分解示意图
图6、蹲便器横切剖面与水箱配件复位图
图7、蹲便器横切剖面与水箱密封垫圈复位图
图8、蹲便器横切剖面水箱紧固金属搭扣复位图
图9、蹲便器横切剖面水箱箱盖盖合与密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军,未经张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5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纸机构、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进气道防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