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向振动颚式破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4875.2 | 申请日: | 2014-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傅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彩明 |
主分类号: | B02C1/02 | 分类号: | B02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振动 颚式破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定向振动颚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颚式破碎机以其方便的操作、简单的结构、较低的设备投资等优良性能,长期以来被广泛地用于矿山、冶金、建材、化工、铁路、建筑、城市环卫等诸多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00多年来,国内外围绕着提高破碎产量、降低能耗、延长寿命、优化性能等,国内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但是,所有的研究和新开发的鄂式破碎机都沿用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原理,相似的结构,从未有过结构上和破碎原理上的根本突破,由于这些局限,目前,传统鄂式破碎机普遍存在着结构尺寸大,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衬板磨损严重、寿命低等致命弱点;同时,由于物料受堵塞和过粉碎的制约,传统的鄂式破碎机一直难以在增加破碎比、提高偏心轴转速、增加生产能力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我国自50年代生产颚式破碎机以来,研制生产的颚式破碎机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市场。我国曾以原苏联颚式破碎机标准为依据,对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制订了标准。目前,还有许多厂家生产的颚式破碎机达还不到国家标准。因此全面总结我国颚式破碎机在设计、使用和测试等方面的经验,积累适合我国破碎机结构特点的实验资料和数据,采用现代先进的破碎机设计与研究方法,开发新型颚式破碎机并使之推广普及,是提高破碎机技术性能关键所在。
传统颚式破碎机结构如图15,主要由机架10、调整机构20、飞轮偏心机构传动30、动颚总成40、定颚总成50等组成。从破碎机理看,传统颚式破碎机以挤压为主,是刚性运动学系统,在严格的、固定不变的动颚轨迹下强制挤压矿石,动颚轨迹取决于飞轮偏心机构传动30和动颚总成40的结构尺寸,一旦设计完成,其运动学系统就不能改变,是一个刚性系统。实践表明传统颚式破碎机的破碎效率不高,能耗巨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许多矿石一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传统颚式破碎机不能保证能正常破碎大粒度、高强度矿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向振动颚式破碎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机架、振动源、振动颚总成、减振器、固定颚总成、调整机构,所述固定颚总成通过调整机构和机架相连,振动源和振动颚总成相连并通过减振器和机架相连,振动颚总成和固定颚总成组成矿石破碎腔,振动源和振动颚总成为破碎矿石的施力机构,破碎行程与振动颚相垂直,破碎腔内的矿石在振动颚总成的振动冲击力作用下被粉碎,被粉碎的矿石在自身重力和振动力共同作用下被排出破碎机。
进一步,所述机架采用箱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箱形是圆柱形或多边柱形。
进一步,所述固定颚总成下部设刚性支架。
进一步,所述振动源和振动颚总成装配成一个整体,共同组成激振机构。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包括上、下两组或多组减振单元,每组减振单元的结构和数量均相同。有利于增加横向刚度,确保垂直于破碎方向的行程小,而破碎方向的行程大。
进一步,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上调整机构和下调整机构,分别与固定颚总成上部和下部相连。
进一步,所述振动颚总成、固定颚总成破碎面的形状优选平面状或圆柱状或多边柱状。
选择性破碎可大幅提高破碎效率,对于中等硬度以上的矿石,用冲击载荷破碎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即向岩石表面垂直施加振动冲击力,在这个冲击力的作用下,岩石被震裂或者直接被冲击破碎。
本发明摒弃传统破碎机偏心轴系、侧板、传动装置等设计方式,通过振动颚、固定颚等组成的破碎腔,在振动颚的振动冲击作用下,对矿石实施破碎,采用集成挤压破碎、选择性破碎和冲击式破碎方式,从而使得结构大为简化;矿石在振动颚的振动力作用下被破碎,单次破碎矿石所需破碎力大幅减小,可实现高效破碎,达到节能、降耗、环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由振动颚、固定颚等组成的破碎腔,由减振器确保振动位移在破碎方向的行程大,在垂直于破碎方向的位移均被最大限度地约束,由此实现振动颚总成的定向振动。在振动源的振动冲击作用下,通过振动颚对矿石实施破碎,该方式集成挤压破碎、选择性破碎和冲击式破碎方式,为矿石破碎领域探索新的工艺及装备,实现高效破碎,达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彩明,未经傅彩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用旋转锁
- 下一篇:用于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