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低幅救援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544.9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B23D49/16 | 分类号: | B23D49/16;B23D5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便式切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频低幅救援锯。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自然、非自然灾害中,经常会发生人体被倒塌的防护、矿石或一些硬质钢材卡主等紧急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人体的某个部位被坚硬物体卡主,比如钢筋混凝土、水泥墩、钢铁外壳、矿石等。目前对于此类灾害的救援以使用切割工具为主。而此类工具虽然对于硬物都有比较好的切割效果,但均存在一下缺点:在接近人体时,锯条大幅度往复运动会割伤人体,造成二次伤害。而采取其他方法代替切割工具,效率较低,可能导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加剧受灾人员伤情,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频低幅救援锯,在切割硬物时碰到人体,可以做高频低幅的往复运动,而人体的皮肤在适当的范围内被拉伸而不破损,从而达到“切硬护软”的效果,实现了救援锯在切割物体时不对人体造成伤害,以保证在救援过程中受灾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频低幅救援锯,包括执行机构、动力机构、外壳;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锯条;每个锯条通过侧壁的滑块与外壳上的滑槽滑动连接;两个锯条的固定端分别与一个杠杆板的费力端转动连接;每个杠杆板的支撑轴的两端部与外壳转动连接;每个杠杆板的省力端分别通过连板与一个跷板的两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的跷板中部的转轴两端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同轴的偏心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与外壳固定;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和跷板端部分别与一个拉板的两端转动连接。
与传统的救援切割锯大幅切割方式不同,高频低幅救援锯采用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锯条做高频低幅的往复运动,利用硬质物体的柔韧性比人体皮肤柔韧性差的特点,高频低幅往复运动只会在一定范围内拉伸皮肤,使皮肤与锯条共振,不会造成损伤;硬质物体与高频低幅的锯条接触,会被切割成细小颗粒,从而达到保护受灾人员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高频低幅救援锯的两个锯条的锯齿方向相反。
双锯条对物体施加一对等大的反向切割力,可以防止切割时切割力对锯身的反作用,使手持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提高切割效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高频低幅救援锯的每个杠杆板上均设有支撑轴的限位通槽;所述的支撑轴两端部与杠杆板通过螺母紧固。
改变支撑轴在限位通槽内的位置,可以调节杠杆板两个力臂的长度,从而可以改变锯条的运动幅度。在能确定硬质物体下方没有生命迹象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大锯条的运动幅度,来提高切割效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高频低幅救援锯的外壳上固定有锯托,所述的锯托包括固定在外壳顶面的环形提手和固定在与锯条相对的外壳侧面的“q”形提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高频低幅救援锯,在切割硬物时碰到人体,锯条可以做高频低幅的往复运动,而人体的皮肤在适当的范围内被拉伸而不破损,从而达到“切硬护软”的效果,实现了救援锯在切割物体时不对人体造成伤害,以保证在救援过程中受灾人员的安全;在切割的过程中锯身稳定,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锯条往复运动幅度来改变切割效率,以适应不同的救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外壳和锯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锯条;2、滑块;3、滑槽;4、杠杆板;5、费力端;6、支撑轴;7、外壳;8、省力端;9、连板;10、跷板;11、转轴;12、驱动电机;13、偏心轮;14、偏心轴;15、拉板;16、锯齿;17、限位通槽;18、螺母;19、环形提手;20、“q”形提手;21、电阻旋钮开关;22、电源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