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抗浮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269.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能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抗浮锚杆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浮锚杆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基础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锚索的种类繁多,其中运用于抗浮锚索大致有两大类:1)钢绞线预应力锚索;2)精轧螺纹钢锚索。由于考虑到建筑结构的永久性能,故现有技术大部分采用预应力锚索。
申请人在抗浮锚杆施工中发现两大问题:1)当采用钢绞线时,在钢绞线施工结束后,传统方法必须要预留1m以上的钢绞线,这个1m多长的钢绞线在最后施工时将固定在底板基础中,但是,申请人发现,在钢绞线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机械土方开挖,机械土方开挖容易造成钢绞线的破坏; 2)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是穿过底板锚固在底板上部,由于钢绞线穿过底板,使得底板容易出现通缝从而出现底板面渗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在满足永久性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要求的情况下保护钢绞线不被破坏的预应力抗浮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包括固定在底板基础中的锚头、固定在岩基中的锚具以及一端固定在锚具中的钢绞线,其特征在于:该预应力抗浮锚杆还包括张拉杆、圆柱形连接器和设于底板垫层上的调节螺母;所述锚头是固定在张拉杆一端的板状锚头,所述圆柱形连接器的两端分别固定张拉杆另一端和钢绞线的另一端,所述圆柱形连接器的外圆柱面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本发明通过特别设置的张拉杆、固定在张拉杆一端的板状锚头、圆柱形连接器和设于底板垫层上的调节螺母由此带来:
1)施工时,将钢绞线的长度制为锚具到底板垫层的长度,这样,钢绞线无需留出张拉端,因此机械开挖过程中机械装置不会触碰钢绞线,不会对钢绞线造成破坏,从而方便土方开挖。
2)在底板垫层浇筑完成后对张拉杆和钢绞线施加预应力,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钢绞线产生一定的位移量,圆形连接器高出垫层垫板一定距离,可以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施工预应力产生的位移量,保证了预应力抗浮锚杆的预应力。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抗浮锚杆,包括以下步骤:
1)在岩基上进行钻孔,以形成锚杆孔,所述锚杆孔与地面相垂直,将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锚具中,所述钢绞线的长度为锚具到底板垫层的长度,将固定钢绞线一端的锚具固定在岩基中的锚杆孔内;
2)开挖土方至底板垫层底;
3)清理外露的钢绞线,安装圆柱形连接器,将张拉杆另一端和钢绞线的另一端与圆柱形连接器连接;
4)浇筑底板垫层,待底板垫层浇筑完成后且砼强度达到70%后对张拉杆和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调节螺母和圆柱形连接器因钢绞线产生一定的位移量而高出底板垫层,调节调节螺母向下移动到底板垫层上;
5)施加预应力结束后将板状锚头固定在张拉杆一端,绑扎钢筋;
6)将板状锚头浇筑在底板基础中。
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变化之一是:所述调节螺母和底板垫层之间设有垫板。
通过在调节螺母和底板垫层之间设有垫板,同时将锚头一起浇筑在底板基础中,这样防止了底板渗水的出现。
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变化之二是:所述锚具是挤压锚具。
上述技术方案之二的变化是:上述步骤4中,底板垫层上设有垫板,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调节螺母和圆柱形连接器因钢绞线产生一定的位移量而高出垫板,调节调节螺母向下移动到垫板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四。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五。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的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预应力抗浮锚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在底板基础1中的锚头2、固定在岩基3中的锚具4以及一端固定在锚具4中的钢绞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能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能工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