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及封装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059.1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政典;猿渡秀乡;山本大;栗山和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电池 封装 | ||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51747(申请日:2013年3月14日)及日本专利申请2014-003436(申请日:2014年1月10日)为基础,从这些申请中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这些申请而包含全部两个申请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非水电解质电池及封装电池。
背景技术
在将初次充放电效率不同的正极和负极组合的电池中,初次的充电容量成为流到正极或负极的电量中小的一方的值,另外,初次的放电容量成为充电容量乘以正极或负极中的初次充放电效率小的一方的值所得的值。因此,在正极的初次充放电效率小于负极的初次充放电效率的情况下,在初次放电后,负极成为残留有未进行放电的区域的状态。如果能够高效地使用该剩余的负极,就能够使能量密度增大。
发明内容
现有电池在正极的初次充放电效率小于负极的情况下,在初次放电后,负极成为残留有未进行放电的区域的状态。因此,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小。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包含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含有Li1-xNi1-a-b-cCoaMnbM1cO2(M1是选自由Mg、Al、Si、Ti、Zn、Zr、Ca、W、Nb及S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0.2≦x≦0.5,0<a≦0.5,0<b≦0.5,0≦c≦0.1)。负极含有Li4+yTi5-dM2dO12(M2是选自由Mg、Al、Si、Ti、Zn、Zr、Ca、W、Nb及S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1≦y≦3.5,0≦d≦0.1)。非水电解质电池满足下述(1)式:
0.92Cβ<Cα≦1.00Cβ(1)
其中,Cα是在25℃环境下将非水电解质电池从充满电状态以额定容量的1/5C的速率放电到电池电压为1.0V时的负极的放电容量(mAh/g),Cβ是就负极而言在25℃环境下以1/5C的速率且以恒定电流充电到1.4V(vs.Li/Li+),然后再以恒定电位进行10小时的充电,进而以1/5C的速率且以恒定电流放电到2.0V(vs.Li/Li+)时的放电容量(mAh/g)。
上述构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能量密度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Cγ、Cα及Cβ的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Cγ及Cβ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Cγ、Cα、Cβ及Cδ的关系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所使用的电极组的部分展开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封装电池的电路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所使用的三电极式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提供含有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含有由Li1-xNi1-a-b-cCoaMnbM1cO2(M1是选自由Mg、Al、Si、Ti、Zn、Zr、Ca、W、Nb及S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0.2≦x≦0.5,0<a≦0.5,0<b≦0.5,0≦c≦0.1)表示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负极含有由Li4+yTi5-dM2dO12(M2是选自由Mg、Al、Si、Ti、Zn、Zr、Ca、W、Nb及S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1≦y≦3.5,0≦d≦0.1)表示的尖晶石型锂钛复合氧化物。非水电解质电池满足下述(1)式。
0.92Cβ<Cα≦1.00Cβ(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岩标志装置
- 下一篇:秸秆支撑切割还田残膜收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