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气计时计量计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3677.4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和梅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计时 计量 计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气计时计量计费装置。
背景技术
输氧是一种常用医疗手段,目前医生给病人输氧时使用湿化瓶,通过湿化瓶将干燥的氧气湿化,湿化后的氧气通过输氧管直接插接病人鼻口使用或用一只吸氧面罩供病人从口中吸入。一般在使用时,没有专门的吸氧计时计量装置,而是通过医务人员人工记录大致吸氧时间,并通过时间乘以单价计算输氧费,此种方法不仅无法准确计时,而且无法精确计量,往往引起收费争议,同时输氧过程的人工监控也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医务人员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计时器,将其直接安装在输氧装置上,当开启输氧装置时,同时按下计时器,并在关闭输氧装置时,再次按下计时器,通过输氧装置开闭的时刻计算输氧时间,进而计算输氧费。虽然解决了人工监控时间不便的问题,但用氧量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数据,且所述计时器与输氧装置是单独存在的装置,即使在输氧过程中关闭计时器,之后再次开启,医护人员仍难以统计准确的氧气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专利CN202538105U公开了一种计时氧气流量计,其包括流量计本体、阀门控制杆和通气管,所述阀门控制杆上沿轴向设置有凹槽,阀门控制杆的自由端以可绕阀门控制杆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计时器,计时器上设置有沿阀门控制杆轴向延伸至凹槽正上方的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延伸至凹槽内的滑动突点。利用杠杆原理,当开启阀门控制杆上的旋钮时,连接计时器的连接杆上的突点滑出凹槽,输氧和计时同时开始,一旦将旋钮关闭,输氧和计时同时关闭。该实用新型专利不仅设置了氧气流量计和计时装置测量氧气流量和用氧时间,使得病患更清楚明了输氧装置的使用情况,而且机械触发形式的计时装置结构与输氧开启、关闭时间同步,解决了上述医护人员难以准确统计氧气使用时间的问题。
但是,这种同步开启、关闭输氧和计时的机械结构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说,因多次机械摩擦,使得各结构发生磨损变化,无法快速、灵活、准确的使用,可能引起所述计时氧气流量计慢动作或误动作甚至不动作,使得其使用寿命减小;且上述流量计一般为浮球式气体流量计,测量数值不准确有较大的误差;此外,医务人员需要人工抄写所述计时氧气流量计所测得的氧气流量和用氧时间数据,继而人工换算成用氧费用并输入医疗系统统计病人的医疗费用,并且在使用中病人无法根据需要情况调节氧气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氧气计时计量计费装置,使其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测供氧量和供氧时间,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氧气计时计量计费装置,用于由湿化瓶、气阀旋钮、手动流量调节开关、氧气输入端和氧气输出端组成的输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体压力传感器、调温装置、控制装置、显示装置、通信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调温装置均位于所述输氧装置的所述氧气输入端和所述氧气输出端之间;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压力信号和所述调温装置将采集到的实际输氧温度信号均传输到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有两路输出,一路输出输氧时间、氧气流量和用氧费用至所述显示装置,另一路输出氧气流量至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将输氧时间、氧气流量和用氧费用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将报警信号均传输给所述通信装置。
该氧气计时计量计费装置,主要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量当气阀旋钮打开且手动流量调节开关调节时的氧气输入端的氧气压力,气体压力传感器将采集的压力信号输入控制装置,并且利用调温装置调节输氧温度并将温度值亦输送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计时、将氧气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换算成氧气流量以及计算出用氧费用,并将所述数据分别输送至显示装置,供病人明了使用输氧装置的具体情况以避免医疗费用纠纷和通信装置以实现数据上传至主系统,省去医务人员人工繁琐的统计数据工作;报警装置的使用是为了避免氧气含量过量使用造成病人过氧吸入而引起身体危害以及氧气含量一直少量持续流出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两种情况;并且将报警装置的输出信号传输至通信装置,可远程实时监控输氧装置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和梅,未经张和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3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济适用型火灾逃生器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自动截止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