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和SVM分析的人体健康状态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3157.3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利;范启鸿;胡永生;褚浩;张功萱;蒋效会;朱雪彤;邵帅;袁驰;李延超;李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21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svm 分析 人体 健康 状态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实时监测人体特征信息的移动监测系统,结合了物联网技术和SVM分类,可以实时地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预警。
背景技术
体检的时候,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可是,后来却发现了癌症。难道人体从健康到癌变就没有任何的中间过程,我们是一下子就出现肿瘤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能够把从健康一直到肿瘤,这整个的发展过程,详细的表述出来,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避免最终不治之症的悲剧。如果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处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哪个位置,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的对待身体。疾病不是一天形成的,疾病的发展也是有迹可循的,基于此,本发明通过采集人体的生命特征信息来判断其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对人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要包含500万亿至一千万亿个物体,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参数可以了解每个物体的状态。
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并能够推广应用到函数拟合等其它机器学习问题中.它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分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主要基于以下三种考虑(1)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通过最小化函数集的VC维来控制学习机器的结构风险,使其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2)通过最大化分类间隔(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来实现对VC维的控制,这是由统计学习理论的相关定理保证的.(3)而SVM在技术上采用核化技术,根据泛函中的Mercer定理,寻找一个函数(称核函数)将样本空间中内积对应于变换空间中的内积,即避免求非线形映射而求内积
目前已有的技术就是为人建立一个病历档案,或者是定期进行体检,但这并不能实时地对人体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测和预警。
目前对人体特征检测的主要是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图像处理虽然能够准确地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但图像的传输需要耗费很大的带宽资源,分析图像特点信息更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而且图像分析只能应用与固定的场所,需要安装大量的摄像头来采集图片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SVM分类的可实时监控人体健康状态的系统。该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等相关技术采集人体的生命特征信息,运用一种SVM分类算法,来对人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有效的预警和监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SVM分析的人体健康状态检测系统,包括人体特征采集端10和数据中心端11;
人体特征采集端10包括传感器装置101、网络传输单元102和显示端口110,传感器装置101获取人体的特征参数,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单元102实时地把数据流传输到数据中心端11,显示端口110用于接收数据中心端11反馈回来的结果进行输出;
数据中心端11包括预处理单元104、数据存储单元105、特征数据库106、已知特征库107、特征提取单元103、SVM分类器108和输出端口109;
数据中心端11接收到实时特征数据流后,通过预处理单元104对数据流进行比特压缩处理,然后把处理后的数据分别传送给数据存储单元105和SVM分类器108;
数据存储单元105负责对实时数据流进行缓冲,把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存储到特征数据库106中,同时处理特征提取单元103对特征数据库106的信息访问要求;
特征提取单元103通过从特征数据库106中提取数据,采用自学习的方法提炼出判定规则,然后把规则存放到已知规则库107中;
SVM分类器108通过BRSVM算法基于已知规则库107对预处理单元104传输过来的数据流进行判定,得出结果,送到输出端口109,并把结果反馈到显示端口110,对用户进行提醒。
人体特征采集端10中的传感器装置101为穿戴式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人体的体温、动脉收缩压和心跳指数人体特征参数。
SVM分类器108采用的BRSVM算法具体如下:
(1)对所采集的实时数据流进行标准化处理;设
I(v)=int(Z×v)
其中,v是样本值,Z是放大标准化后的特征值的比例;I(v)将用于(2)中的比特压缩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3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排气装置及其双向出气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智能清洁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