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粉锅炉数字化燃烧控制和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3121.5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数字化 燃烧 控制 优化 方法 系统 | ||
1.煤粉锅炉数字化燃烧控制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实时调整各煤粉输送管Tji的煤粉流速Vji和煤粉浓度Cji,使得各煤粉输送管Tji的煤粉流速Vji偏差小于±5%,使各煤粉输送管Tji内的煤粉质量流量Qji偏差小于±10%,其中,每根煤粉输送管Tji的煤粉质量流量Qji=粉煤浓度Cji×煤粉流速Vji×煤粉输送管横截面积Sji,j=1~m,m为每台磨煤机的煤粉燃烧器个数,i=1~n,n为每台锅炉的煤粉磨煤机数量;
步骤20:根据每只煤粉燃烧器当前二次风量A2ji、煤粉输入量Qji和一次风的空气含量A1ji,调整相应煤粉燃烧器的二次风调节门,使各煤粉燃烧器之间的空燃比偏差小于±10%;根据飞灰含碳量、尾部烟气中的氧量和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调整每根煤粉输送管的煤粉流速Vji、煤粉浓度Cji和二次风量,使各燃烧器的空燃比达到最佳设定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通过设置在煤粉输送管Tji上、下游的第一、第二传感器得到所述煤粉流速Vji,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通过所述第一、第二传感器分别得到煤粉在流动过程中由静电产生的第一、第二随机信号;
步骤12、采用交叉相关计算方法得到所述第一、第二随机信号之间的时差Tji;
步骤13、根据Vji=Lji/Tji得到所述煤粉流速Vji,其中:Lji为相应煤粉输送管上第一、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一根所述煤粉输送管Tji的煤粉流速Vji实时调整其上安装的节流阀的开度,使各煤粉输送管Tji之间的煤粉流速Vji偏差小于±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通过设置在煤粉输送管Tji内的微波发射传感器和微波接收传感器得到所述煤粉浓度Cji,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4、测量煤粉输送管Tji在没有输送煤粉状态下的微波信号的谐振频率f1ji;
步骤15、测量煤粉输送管Tji在输送煤粉状态下微波信号的谐振频率f2ji;
步骤16、根据Cji=△fji×k计算得到所述煤粉浓度Cji,其中:Cji为煤粉浓度;△fji为谐振频率变化量,△fji=f1ji-f2ji;kji为频率浓度因子,kji为频率浓度因子,根据磨煤机的原煤输入量、各根煤粉输送管内的煤粉流速、煤粉浓度以及f1ji和f2ji预先对磨煤机进行标定获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一根所述煤粉输送管Tji的煤粉流速Vji和煤粉浓度Cji实时调整其上安装的节流阀的开度和煤粉浓度调节板的角度,使各煤粉输送管Tji之间的煤粉质量流量Qji偏差小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31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电解阴阳极板相间排距阴极插入装置
- 下一篇:轮毂铸造模具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