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93096.0 | 申请日: | 2014-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达;齐俊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 ||
1.一种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主承重架(2)、起落架(3)、减速器(4)、尾翼机构(5)、控制舵机系统(6)、倾斜盘机构(7)、主旋翼机构(8)、散热器系统(9)和同步带传动机构(10),其中发动机(1)和散热器系统(9)均设置于主承重架(2)的前端,所述散热器系统(9)与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相连,且所述散热器系统(9)中的散热片(90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发动机(1)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10)与减速器(4)相连,所述减速器(4)安装在主承重架(2)上,减速器(4)上设有主旋翼输出轴(403)和尾翼输出轴(402),所述主旋翼输出轴(403)与机身上方的主旋翼机构(8)相连,所述尾翼输出轴(402)与机身尾部的尾翼机构(5)相连,在所述减速器(4)上安装有控制舵机系统(6),在主旋翼机构(8)与减速器(4)之间的主旋翼输出轴(403)上安装有倾斜盘机构(7),所述倾斜盘机构(7)包括上盘(701)和下盘(702),所述倾斜盘机构(7)的上盘(701)通过连杆(14)与主旋翼机构(8)上的桨夹(802)相连,所述倾斜盘机构(7)的下盘(702)通过连杆(15)与所述控制舵机系统(6)中的舵机(601)相连,所述主旋翼机构(8)上的旋翼(804)形状均相同且旋翼(804)的脊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起落架(3)安装在主承重架(2)的下方,在所述主承重架(2)两侧设有用于悬挂各种载荷的承重杆(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架(2)包括两侧的支撑架(201),在所述支撑架(201)的前端设有支撑块(202),所述支撑块(202)上安装有螺母杆(203)和固定架(16),发动机(1)设置于散热器系统(9)下方,所述发动机(1)即安装在所述螺母杆(203)上,所述散热器系统(9)即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架(2)上设有尾梁前支撑(205)、尾梁中支撑(206)、尾梁后支撑(207)、尾梁托架(208)和电池架(209),尾梁托架(208)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1)的后端,所述尾梁托架(208)通过基座(204)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01)上,在所述基座(204)上设置有尾梁前支撑(205),在尾梁托架(208)远离所述支撑架(201)的一端设有尾梁后支撑(207),在尾梁托架(208)的中部安装有用于放置电路电源的电池架(209),且在靠近所述支撑架(201)的电池架(209)上设有尾梁中支撑(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重架(2)上安装有尾梁(17),所述尾梁(17)通过所述尾梁前支撑(205)、尾梁中支撑(206)和尾梁后支撑(207)安装在所述主承重架(2)上,所述减速器(4)的尾翼输出轴(402)由所述尾梁(17)中穿过并与尾翼机构(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系统(9)除散热片(901)外还包括水管(902)和缓冲容器(903),散热片(901)通过水管(902)与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进水端(102)相连,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出水端(103)与缓冲容器(903)相连,所述散热片(901)、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以及所述缓冲容器(903)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冷却水循环管路,发动机(1)的缸头排气管(104)与所述缓冲容器(90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4)内设有输入锥齿轮(405)、传动锥齿轮(406)和输出锥齿轮(401),所述输入锥齿轮(405)、传动锥齿轮(406)和输出锥齿轮(401)依次啮合,减速器(4)的输入轴(404)与所述输入锥齿轮(405)固连,减速器(4)的主旋翼输出轴(403)与所述传动锥齿轮(406)固连,减速器(4)的尾翼输出轴(402)与所述输出锥齿轮(401)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10)包括主动同步带轮(13)、从动同步带轮(11)和同步带(12),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3)安装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101)上,从动同步带轮(11)安装在减速器(4)的输入轴(404)上,所述主动同步带轮(13)和从动同步带轮(11)通过所述同步带(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30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