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活性炭填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2405.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08 | 分类号: | C08K9/08;C08K9/04;C08K3/04;C08L6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波 吸收 性能 活性炭 填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活性炭填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来源广泛、价廉易得、化学稳定性好、孔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是一种优秀的炭质功能材料。本公司在活性炭的应用研究中通过对活性炭的一系列改性措施,使活性炭的电磁性能得到强化,可以同时具备轻质、大比表面积和高电磁吸收率的优点,在电磁辐射防护和雷达波吸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活性炭细粉具有强度低、分散性差的缺点,大量碳粉颗粒聚集会形成较大尺度的导电体,对电磁波形成强反射,降低吸收效率,同时聚集的疏松颗粒由于结合力弱,易于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干包和强度缺陷,限制了它作为吸波功能填料在复合材料和轻质泡沫材料中的应用。
吸波功能填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与材料的介电常数、磁导率以及有效表面积有关,活性炭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巨大的表面积和极低的表观密度。我们在实际应用研究中发现,由于活性炭粉末表面积大,在与树脂基体混合过程中易于发生聚集干包现象,形成结构疏松的大颗粒导电体,使得电磁波不易进入颗粒内部发挥电磁波吸收作用。同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效果是与其中掺加的吸波填料量成正比,吸波用活性炭为800目以下的细小颗粒,在树脂中的掺加量超过8%以后,粘度急剧上升,工艺性能劣化严重,影响使用。因此粉末活性炭吸波填料的应用必须解决分散性、波传导和阻抗匹配问题。目前还没有相关解决方案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吸波用活性炭强度和电磁吸收性能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改性活性炭的有机物处理在表面形成一层透波的包覆层,然后用具有高介电特性的粘结剂共混捏合后挤出成型,得到高性能的活性炭吸波填料。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活性炭填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100重量份吸波用活性炭粉料为基础原料,加入5-40重量份的油剂,在40~95℃温度下进行机械搅拌30~120min,形成预处理料;以提高活性炭的浸润性能。
将预处理料中加入10~450重量份的粘结剂,在40~95℃下进行机械捏合40~200min,然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得到预成型料;
然后将预成型料送入烘干机中,在80~120℃的空气中干燥1-6小时,即可得到满足性能要求的活性炭粒状吸波填料。
所述吸波用活性炭粉料为中孔活性碳粉或经电磁改性后的活性碳粉,粒度在800目以下。
所述油剂包括但不限于油酸、亚油酸、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14个炭以下的烷基醇酰胺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剂在40~95℃下为液体,且具有良好浸润性能。
所述粘结剂为糊精、改性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磺化木质素、丙烯二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的水溶液,浓度依据溶解性的差异,在4%~15%之间。
所述挤出机出口注射压力应大于150Mpa。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可配置旋转切割刀头以控制粒料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活性炭吸波性能的评价方法是将活性炭吸波填料与热固性酚醛树脂配制成重量比为8:92的均匀混合料,然后放入180mm×180mm的模具中,铺平后加热固化,制成厚度为2mm的均匀的板式样品。然后再放置于180mm×180mm的纯铝板上,用弓形法进行电磁波吸收效能测试。
本发明通过粘结和成型使活性炭粉的强度大大提高,对复合材料整体强度的影响得以减弱,而且可以使吸波填料的用量从最高8%可以提高到最高50%,强化了吸波效能;同时由于使用的是高介电性的低电磁损耗粘结剂,使得电磁波可以通过透波的粘合剂深入填料颗粒内部,可以充分发挥每一粒活性碳粉的吸波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措施,活性炭吸波填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从原来的-10dB以下的频率范围大于3.4GHz(最大吸收值-14dB),增加到了-10dB以下的频率范围大于11.2GHz(最大吸收值-28dB)。该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吸波填料强度在0.2~8MPa间可调,长度在0.5~10mm间可调,直径在1~5mm间可调,大大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同时改善了活性炭填料的工艺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科海纳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光器
- 下一篇:一种氨基磺酸胍阻燃剂改性接枝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