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2029.7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杨剑;孟飞;赵冬;杨强;孔明;王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ooh 纳米 棒脱硝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汞技术领域,用于燃煤电厂脱硝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的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是国家“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领域的重点工作,最新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对NOx 排放浓度更是制定了世界范围内最为严格的控制标准(100mg/m3)。随着这些国家政策的出台,如何有效控制NOx 的排放已成为当前电力环保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在建或拟建的烟气脱硝结组约90%采用SCR脱硝脱汞技术。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现有商用催化剂一般为V2O5-WO3/TiO2。
SCR 脱汞技术根据布置位置不同可分为高灰布置的SCR、低灰布置的SCR 和末端布置的SCR。然而由于脱汞温度的限制,绝大多数厂里面采用高灰布置。在我国,因为洁净煤技术使用的缺乏,煤燃烧后飞灰含量很高。直接导致催化堵塞钝化严重,催化剂使用寿命短于国外,电厂脱硝成本显著增加。同时由于V2O5本身属于剧毒物质,使用后的V2O5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在脱汞技术领域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安全性、低污染、催化性能优良且产生成本低的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包括MnOOH纳米棒和附着在其上的CeO2,其中MnOOH纳米棒既是载体又是活性物质,CeO2是活性物质。
作为优化,所述MnOOH纳米棒与CeO2的摩尔比为5.93~1.98:1。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当两种活性物质的摩尔比控制在上述范围时,该配比下制得的催化剂脱硝率最理想,而且催化剂的产率也较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催化剂的产生成本。
所述MnOOH纳米棒直径为8nm~12nm,长度为50nm~500nm。达到实验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要求,延长烟气在催化剂内部的停留时间,便于催化剂的活化和重复使用。
一种制备上述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锰酸钾和N,N- 二甲基甲酰胺在100℃~ 200℃的温度下进行溶剂热反应2h~4h,得到MnOOH纳米棒,其中高锰酸钾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按照1g ∶20~100ml的重量体积比进行反应,即高锰酸钾的质量与N,N- 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g :20~100ml;
2)将无水乙醇和纳米CeO2颗粒加入到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中,超声波搅拌3h~5h,使纳米CeO2充分负载于MnOOH纳米棒上,其中MnOOH纳米棒与CeO2的摩尔比为: 5.93~1.98:1;
3)步骤将2)中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然后依次用蒸馏水、丙酮洗涤分离后的固体,最后在30℃~ 100℃的温度下干燥1h~3h得到MnOOH纳米棒脱硝催化剂。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1)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在此密闭体系反应下,有效减少空气对所需前驱体的氧化干扰,且反应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控制。可通过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控制晶体的生长,最后形成的MnOOH纳米棒形状可控。
所述步骤3)中采用离心分离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分离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分离的速度,从而制得高纯度的复合催化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这是脱硝技术领域的一个突破,首次提出以MnOOH为载体。根据最新的实验结果,MnOOH纳米棒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脱硝率,在典型模拟烟气条件下,在350℃,脱硝率稳定在70%左右。本发明以MnOOH纳米棒为载体,负载活性物质CeO2可以让二者的活性位相互叠加,达到理想的脱硝率。同时MnOOH纳米棒作为一种无危害的低温或常温催化剂,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卤阻燃PVC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