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利用低碳便携型建筑模块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1607.5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小勤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1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便携 建筑 模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低碳便携型建筑模块模具,全部组合件取自于建筑本身所需材料可以反复使用重新组合不切割不浪费,能提升建筑模块制作精准度相对避免误工返工,形成制作建筑模块模具化SOP标准化,误差可以控制在毫米内属于建筑方面节材,节人工,节垃圾,节时间及管理费用一种低碳建筑模具技术方法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模块为了求快都在工厂预制分段成几个大块,但是不论在工厂或工地现场制作,传统方法都是在地面或平面空地上放置材料,首先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比例丈量尺寸,将地梁顶梁板上划线按间距标示墙骨柱托柱短柱过梁位置,然后将规格材墙骨柱等元件放入地梁顶梁板之间预定划线位置打钉组合成框架,再覆以面板或剪力墙板,通常受限于场地平整度及空间,存在接合误差及模块精度不够理想,导致墙体垂直水平工艺瑕疵或需反工补救,浪费材料人工及时间,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节材节工节时间,空间及管理费用技术方法将建筑模块生产模具化SOP标准化精准化,而且方便移动携带具灵活性,还要应该遵守回归自然定律全部可回收循环利用持续经济发展,也就是按照市场上买卖建筑材料尺寸规格零件整板制造,尽可能减少材料切割浪费,模具全部组合件取自于建筑本身所需材料都可以反复使用重新组合或回归建筑本身,符合低碳、绿色、生态、节能、环保不浪费原则,在模具保驾护航下,不需要大师傅亦可自己动手DIY节约模块制作成本人工材料20-30%,减少工安意外事故及管理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低碳便携型建筑模块模具,它的底盘板作为模块制作载体,按建筑墙体设计图纸可以适应不同层高,采用原工厂生产尺寸大小胶合板或OSB板一张或两张水平组合成长方或正方形,厚度至少12mm(15mm或19mm)确保板面平整度不弯曲避免模块制作误差发生,其大小为宽1220mm 长2440mm或3050mm或3660mm不切割不浪费板材,木制人造板它方便连接件螺丝锁入固定或移除,可以循环重复使用节材。模具底盘胶合板或OSB板的稳定性由板面下方承重框架结构龙骨接合提供保证,同时可吸收消化人工或钉枪打钉时或锁螺丝时产生反作用应力,它采用规格木材,尺寸大小和建筑模块墙骨柱或龙骨一致以2×6(38×140mm)为宜间距16或24吋,亦可选用小一号2×4(38×89mm)龙骨之间中央部位加实木横档2×6(38×140mm)预留模具和转盘接合支撑位置,提供模具能旋转调整方向便利施工打钉组合,节工时提升效率。模具底盘板的朝上表面用可移动SIMPSON角铁状直角型A34或Z型Z4连接件,一端用螺丝国定在底盘板胶合板或OSB上,一对A34连接件形成一组正好容纳墙骨柱厚度38mm的U型槽,如此多组连接件可以有系统的管理调节,规定,控制,校准墙骨柱,托柱,过梁位置,Z4则提供地梁顶梁板位置定位,因此无需重复在地梁顶梁板上划线标示墙骨柱位置,提升间距精准度相对能有效避免误工返工,形成模具制作模块标准化SOP准确化,误差可以控制在1-2毫米内。这种低碳设计模具底盘带龙骨结构形成一整体能承重,可以灵活升高平放在一对三角支架上例如:80-100mm高(以个人操作打钉舒适高度为原则)或将模具中心点固定在一定强度转盘架上制作(类似餐桌上转盘)不仅避免弯腰还可旋转方便打钉提升效率,彻底改变传统方式工人必须跪地或蹲着身子在地面施工组合模块,它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减少工伤腰疼扭伤机会,由于模具尺寸未切割具便携性可灵活移动因而能适应工厂室内或户外工地现场崎岖不平坡地甚至狭小空间,有效缩短生产建筑模块工时和节约占用地方空间。总的来说,这种便携型可移动建筑模块模具的全部组合件:胶合板或OSB板,规格木材,SIMPSON连接件A34或Z4,取自于建筑所需材料都可以反复使用重新组合或回归建筑本身,是非常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丝毫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 模块模具示意图
图中:1、模具地盘胶合板或OSB板 2、模具结构龙骨 3、横档 4、A34 5、Z4 6、螺丝 7、墙骨柱 8、托梁 9、过梁 10、顶梁板地梁板 11、转盘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实施方法主要是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低碳便携型建筑模块模具,由底盘面板,骨架及控制墙骨柱角钢组件3部分组成,它的底盘(图中1)作为整个制作模块模具的载体,按建筑墙体设计图纸适应不同层高,采用原尺寸大小胶合板或OSB板一张或两张组合,厚度至少12mm(15mm或19mm)维持保证板面平整度,其大小为宽1220mm 长2440mm或3050mm或3660mm不切割不浪费可以循环重复使用,木制人造板材质方便连接件螺丝锁入固定或移除,可以循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模具底盘胶合板或OSB板稳定性(图中1),由板面下方承重框架结构龙骨(图中2)接合形成一个整体提供保证,它同时可吸收消化人工或钉枪打钉时或锁螺丝时产生反作用应力,框架结构龙骨采用规格木材,尺寸大小和建筑模块墙骨柱或龙骨方向位置一致以2×6(38×140mm)为宜间距16或24吋,亦可选用小一号2×4(38×89mm)龙骨之间中央部位加实木横档2×6(38×140mm)(图中3)预留模具和转盘接合固定支撑位置,提供模具能旋转调整方向便利施工打钉组合,节工时提升效率。模具底盘的上面表面安装可移动调整位置的SIMPSON角铁直角型状A34(图中4)或Z型Z4(图中5)连接件,一端用螺丝(图中6)国定在胶合板或OSB上,一对A34连接件形成两个一组,正好空出容纳墙骨柱厚度38mm的U型槽,其他厚度相应调整,如此多组连接件可以有系统的管理调节,规定,控制,校准墙骨柱(图中7),托柱(图中8),过梁(图中9)位置,Z4则提供地梁顶梁板(图中10)位置定位因此无需重复在地梁顶梁板上划线标示墙骨柱位置,提升间距位置精准度相对能有效避免误工返工,形成模具制作模块SOP标准化精准化,误差可以控制在1-2毫米内,这种低碳设计模具盘具灵活性,可以升高平放在一定强度的一对三角支架或转盘(图中11)上,避免传统制作模块方式工人跪地或蹲下在地面施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减少工伤腰疼扭伤机会,由于模具尺寸未切割具便携性可移动适应工厂内或户外工地崎岖不平坡地现场,有效缩短生产模块工时和占用空间。这种低碳便携型建筑模块模具的全部组合件取自于建筑所需材料都可以反复使用重新组合或回归建筑本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小勤,未经聂小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1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