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生植物生物炭去除污染水体中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1590.3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肖琳;杨玉;杨柳燕;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2F1/62;C02F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生植物 生物 去除 污染 水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水生植物生物炭去除污染水体中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如铅、锌、镍等离子等对人体健康有毒害作用。我国许多工厂每年都排出大量的低浓度铅污染废水,有许多未经妥善处理即泄入江河,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这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铅离子的去除方法很多,如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方法、吸附法等。吸附法由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低污染重金属废水。目前,最常用作吸附剂的材料为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剂。但是,活性炭价格昂贵,不适于处理大范围的铅污染水体。而生物吸附剂虽然成本较低,但对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效果较差,因此,寻去成本低廉、吸附效果好的吸附剂就很关键。
生物炭(biochar)是富含碳的生物质通过热裂解的方法在缺氧或者少氧的条件下制备而成的一种富有孔隙结构、含碳量高的碳化物质。生物炭属于广义概念上黑炭(black carbon)的一种类型。其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农林业废弃物如木材、秸秆、果壳及工业和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垃圾、污泥都可以作为原料。生物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比表面积巨大,生物炭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和较高的电荷密度,有利于吸附水体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生物炭具有的高度芳香化结构,使其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有机碳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化学和热稳定性,不易被矿化,可长期保存于环境和古沉积物中,被认为是稳定的CO2储库。因此,介于生物炭原料来源丰富广泛、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对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等优点,生物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及研究。
水生植物如空心莲子草、水花生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成为堵塞渠港、侵占耕地和水面的恶性水草。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的茎段曝晒1~2天仍能存活;未经腐熟或未被家畜消化的茎段进入农田后会造成再次危害。而人工防除的方法不仅不能防除空心莲子草,反而会加重空心莲子草的蔓延和扩散。与传统的水生植物处理方法(现场焚烧或农药去除等)相比,将水生植物制备成生物炭,方法简单易行,原材料产量巨大。生物炭不仅可以用来吸附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物质,还可以用来改良土壤、缓解温室效应,实现了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制备成生物炭后高效处理废水中的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水生植物生物炭去除污染水体中铅的方法,以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或水葫芦为原料制备成生物炭,再以1~20g/L的投加量加入到铅污染水体中,吸附去除铅。
其中,所述的生物炭按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原材料的准备:采集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或水葫芦,洗净、风干、剪碎;
(2)生物炭的制备:将剪碎的水生植物300~700℃限氧热解1~4小时,随后过筛、清洗、烘干、保存,制得水生植物生物炭。
步骤(1)中,剪碎成2~5cm小段,优选2~3cm小段。
步骤(2)中,过筛时先后过18目筛和35目筛,只保留直径在0.5~1mm之间的生物炭。
步骤(2),优选将剪碎的水生植物压实,550~650℃限氧热解1.5~2.5小时。
步骤(2)中,烘干温度优选60~80℃。
其中,投加量优选9~11g/L。
其中,铅污染水体在投加生物炭之前,污染水体中铅的浓度控制在100~1000mg/L。
其中,铅污染水体在投加生物炭之前,污染水体的pH值控制在2~8,优选4.5~6.5。
其中,投加生物炭后,反应1min~24h,2~24h。
其中,优选以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为原料制备成生物炭。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及效果:
1.制备生物炭的原材料来源广、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2.将水生植制备成生物炭后,不仅可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可以吸附水体污染物,实现了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3.水生植物生物炭对铅的吸附效果显著,远高于其他吸附剂。而且方便回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4.本方法制备的水生植物生物炭不仅可以去除铅,对其他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工艺流程图;
图2空心莲子草生物炭SEM图;
图3铅溶液浓度变化对空心莲子草及水葫芦生物炭吸附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1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