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体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0667.5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体 成型 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体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体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磁体是具有永磁性的磁铁,其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某些电器设备中,磁体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元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与电磁元件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的目的,例如耳机等音响设备中就是利用磁体与电磁线圈的作用力产生震动从而发出声音。正因为磁体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其需求量巨大,然而传统的磁体生产工艺大都是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很难满足市场需球,其中上料工序就是采用人工上料,操作人员首先把泥浆状的原料灌入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再将模具表面多余的原料刮除,整个过程都是徒手操作,这样不仅上料效率低而且浆料会严重污损操作人员的双手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磁体压缩模具自动上料的磁体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体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设置的第一运动单元,所述第一运动单元与支架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运动单元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单元上设有第二运动单元,所述第二运动单元与第一运动单元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单元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运动单元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运动单元上设有供料管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一系列的机械传动配合,实现对磁体浆料的自动上料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解放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位于供料工位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位于等待工位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刮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运动单元的立体局部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磁体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上设置的第一运动单元20,所述第一运动单元20与支架10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0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运动单元20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运动单元20上设有第二运动单元30,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与第一运动单元20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单元20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运动单元30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上设有供料管路。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10上设有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导杆11,所述第一运动单元20底部设有与导杆11构成滑动配合的导套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第一气缸12,所述第一气缸12平行于导杆设置,所述第一气缸12的缸体与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121与第一运动单元20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为平板状且板面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的上板面与第一运动单元20上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气缸25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气缸25竖直放置且活塞杆朝下,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的板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的下板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料孔,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的上板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料孔311,所述进料孔311通过软管与供料泵连通。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运动单元30由三层板叠合而成,其中上层板31上设有进料孔311,中间板32上开设有通孔,下层板33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进料空和出料孔均位于通孔的孔口区域内,所述通孔与上层板31和下层板33围合成空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5中的中间层32上的通孔为圆形,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孔的形状是根据模具上型腔的分布情况而定的,通孔可以是异型孔也可以是类似于分支状的流道,其形状只要能够保证将浆料从进料孔引导至出料孔即可。
如图2、3、4所示,所述第一运动单元20上还设有刮板22,所述刮板22呈条板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刮板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运动单元20的运动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所述刮板22的一条长边通过铰接轴23与第一运动单元20铰接,所述第一运动单元20上还设有第三气缸24,所述第三气缸24垂直于铰接轴23设置且缸体与第一运动单元20铰接,所述铰接轴23上设有垂直于铰接轴23轴线的曲柄231,所述曲柄231与第三气缸24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刮板22和第二运动单元30沿第一运动单元20的运动方向前后布置。所述刮板22可采用硬质橡胶或尼龙制成,保证刮板具有一定强度可以有效刮除多余浆料,同时又不会对模具造成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黟县越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视频质量主观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组合设计的工业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