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天然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9956.3 | 申请日: | 2014-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杨光;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7/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烫伤 外用 天然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天然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指因热力例如火焰、灼热气体、液体、固体,或者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及光电而引起的组织热力损伤。烧烫伤以火焰烧伤和沸水烫伤为常见,临床发病率较高。中国传统医学称烧烫伤为“水火烫伤”,分为“火烫伤”、“汤烫伤”、“火疮”等,对烧烫伤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很早就有研究,晋代即有“火烫伤”的相关文献描述,例如《肘后方》有烫火灼伤用“年久石灰敷之或加油调”和“猪脂煎柳白皮成膏外敷”治疗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认为,烧烫伤由火热毒邪所致,治疗以苦寒收敛为主,已经形成一套中医特有的治疗理论。
本发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天然药物组合物,使用纯天然药物,结合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科研成果,依据烧烫伤“强热作用于机体,热毒入侵,轻者皮肉腐烂,重者热毒炽盛,伤及体内阴液,或热毒内攻脏腑,气血瘀滞,以致脏腑失和,阴阳平衡失调”的病因机制,辨证治疗,以活血逐瘀、清热解毒和现代医学的抗菌消炎、增强组织微循环为治则,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烧烫伤创面的愈合。治疗烧烫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天然药物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芜荑10份、半枝莲10份、铺地草15份、云雾草10份、铧头草15份、桉叶10份、一支箭12份、蓑草10份、金果榄8份、上山龙8份、拔毒草8份、红花8份、厚皮香6份、野油麻10份、敦盛草10份、五倍子6份。
本发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天然药物组合物,药物组方具活血逐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凉血散瘀等作用,方中芜荑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加工品,味苦辛,性温;入脾、胃经;功能祛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温毒。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味苦、辛,性寒,归肺、肝、肾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祛瘀、消肿止痛,《神农本草经》认为半枝莲有“化瘀、散瘀”作用。
铺地草为大戟科植物铺地草的全草,味淡,性凉;入肝经;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云雾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味苦,性凉;功能清热解毒,利湿。
铧头草为堇菜植物戟叶堇菜的全草,味微苦、辛,性寒;归大肠、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桉叶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一支箭为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或狭叶瓶尔小草的带根全草,味苦甘,性凉;归经肝经;功能活血散瘀,清热毒。
蓑草为禾本科植物拟金菜的全草或根茎,味甘、淡,性凉;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或金果榄的干燥块根,味苦,性寒,归肺、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
上山龙为葡萄科植物蓝果蛇葡萄的根皮,味酸、涩、微辛,性平;归肝、肾经;功能散瘀止血。
拔毒草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味苦、辛,性寒;功能散瘀止痛,清热凉血。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功能活血行瘀、通经,散淤止痛,利气止痛。《本草纲目》认为红花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的功效。
厚皮香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或全株,味苦,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野油麻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味辛、微甘,性平;功能止血、生肌。
敦盛草为兰科植物大花杓兰的根,味苦,性微温;归膀胱、肾经;功能消肿、活血、止痛。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功能止血,降火敛疮。
通观本发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天然药物组合物全方,药物搭配合理,针对烧烫伤病因病机,清热解毒、凉血解毒,起到除热毒、散温毒等作用;活血散瘀、活血行瘀,凉血消肿、止血生肌,起到散瘀消肿、散瘀止血、散瘀止痛等作用,促进烧烫伤组织恢复。上述各味药物合用,有效消除烧烫伤患者的症状,促进烧烫伤创面的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辉,未经刘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9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组件的保持件的装配装置和装配组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厢边框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