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89348.2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蔚;陈际达;张胜涛;张翠;刘璇;刘又畅;陈世金;邓宏喜;徐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祁增颢律师事务所 44318 | 代理人: | 曾琦 | 
| 地址: | 51476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线路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板的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制线路板向“轻、薄、短、小”方向的发展,对电子产品的线路设计和制作方法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等厚度精细线路印制线路板已经难以全面满足电子行业的要求。为了适应电子产品多元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于是出现了阶梯线路。阶梯线路的特点是构成印制线路板精细线路的铜厚存在差异,即不同区域的线路之间因铜厚不同有一定的梯度差。
然而,应用传统的精细线路工艺难以制备阶梯线路板,其主要技术难点包括:(1)因板面存在铜厚梯度,在辘压干膜时,抗蚀干膜难以与板面形成良好的贴合,导致蚀刻阶段出现开路、缺口等品质缺陷。(2)在蚀刻阶段,由于不同区域线路铜厚存在差异,致使在相同蚀刻条件下,难以保证不同铜厚区域的线宽、线距均相同,影响产品的品质。(3)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过高,不适合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无磨板且制作成本较低的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对基板进行开料和钻孔;
(2)对线路板上不需要加厚铜的区域贴压保护干膜、曝光显影,实现对线路板的第一次图形转移;第一次图形转移的目的是将需要加厚铜的区域显露出来;
(3)经电镀铜对线路板需要加厚铜的区域进行加厚;
(4)退去附着在线路板面上不需要加厚铜的区域上的保护干膜;
(5)对退膜后的线路板涂覆感光油墨,经曝光、显影实现第二次图形转移;第二次图形转移经负片菲林将线路图形转移到线路板上;
(6)以酸性蚀刻工艺进行线路蚀刻;
(7)退去附着在线路板面上的感光油墨;
(8)对不同铜厚区域的线宽线距进行测量。
上述的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贴压保护干膜的工艺参数为:压膜温度105~125℃,压力0.3~0.5Mpa,入板温度90±5℃,出板温度55±5℃,贴膜速度2.0~2.2m/min;进一步地,采用LDI曝光机对线路板进行曝光,实现图形转移,其中保护干膜的型号为DG38,厚度为38μm,曝光机的曝光能量为10mJ~12mJ。
上述的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3)所述的对线路板需要加厚铜的区域进行加厚的工序中,铜缸铜离子浓度为85±15 g/L,对需要加厚铜的区域以1.2 A/dm2的电流密度电镀65~70 min,使电镀加厚铜区域的铜厚控制在28~32μm。为了避免电镀时产生高电位,保证镀铜均匀性,电镀加厚铜时夹具需夹在有覆盖膜保护的一端。
上述的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5)中涂覆感光油墨的工艺参数为:入料传送速度为2.5±0.5m/min,涂布速度为3.0±0.5 m/min,烘烤时间为10 m/min,烘烤温度为95±5℃。
上述的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5)中采用LDI曝光机对线路板进行曝光,曝光机曝光能量为10mJ~12mJ;在曝光时对厚铜线路区域蚀刻补偿27±0.5μm,对薄铜线路区域蚀刻补偿39±0.5μm。对铜厚不同的线路分别进行精确补偿的目的是保证以相同速度蚀刻后不同铜厚区域线路的线宽仍然相等。
上述的一种阶梯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6)所述的酸性蚀刻工艺采用HCl~H202体系,其中HCl浓度为2.0 ±0.5 N,H202浓度为2.0±0.5 N,比重为1.28 0.05,蚀刻段上喷淋压力为2.5±0.5 kg/cm2,下喷淋压力为2.0 ±0.5 kg/cm2 ,温度49~53℃,蚀刻速度为2.3~2.7m/min。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的优点:
(1)选用液态感光油墨,并且通过调低入料速度以及涂布速度,使液态感光油墨充分填入到阶梯线路落差处,保证了涂布的质量,避免了在蚀刻过程中蚀刻药水渗入,所至铜厚不同的落差处易出现的开路缺口等现象,避免了使用干膜工艺造成板面线路无法与干膜密贴而导致的线路缺陷等品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9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灯具调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