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8947.2 | 申请日: | 2014-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毕雨时;张天翼;夏光辉;刘华;李日华;许康;蔺维君;谭功胜;龙浩;彭延海;杨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3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压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排气装置主要包括过滤装置和设置在过滤装置上的排气筒,过滤装置上具有穿设排气筒的避让通孔。压缩机内的压缩气体经排气筒进入分油桶,分油桶属于压缩机的一部分,压缩气体的润滑油被截留在分油桶内,然后经过滤装置上透气通孔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但是,压缩气体通过排气管后直接撞击压缩机的铸件内壁,撞击过程中容易产生噪声和振动。当然,排气管管径越大,排气流速越小,产生的气流噪声和振动就越小,但是,由于单个排气管管径因结构限制不能过大,因此,排气管管径无法扩大到理想尺寸,排气流速也就无法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低噪音和振动的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压缩机,包括:出气口;过滤装置;排气管,穿设在过滤装置上,排气管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压缩机还包括:缓冲部,用于止挡由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被缓冲部止挡后的气体流经过滤装置后由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缓冲部包括:缓冲筒,具有气体流道,气体流道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至少一个开口,排气口与气体流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气体流道内的气体的流向与由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向垂直。
进一步地,气体流道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
进一步地,缓冲筒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缓冲筒固定设置在排气管上。
进一步地,排气管穿过缓冲筒的孔壁并且排气口位于气体流道内,排气口与对应的缓冲筒的孔壁之间的距离与该缓冲筒的气体流道的直径之比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排气管具有第一排气段和第二排气段,第一排气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排气段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进气口位于第一排气段上,排气口位于第二排气段上。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排气段的延伸方向形成直角夹角。
进一步地,排气管为两个。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高压气体由进气口进入排气管,并经排气口排出,由于缓冲部止挡由该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因此,高压气体在遇到缓冲部之后,其速度减慢,进而高压气体撞击压缩机的铸件内壁的作用力降低,被缓冲部止挡后的气体流经过滤装置后由出气口排出,这样,高压气体在受到缓冲部止挡之后,经缓冲部与排气口之间的间隙流出,并经透气通孔穿过过滤装置。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的压缩机降低了噪音和振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图1的压缩机中的过滤装置、排气管和缓冲筒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
10、过滤装置;20、排气管;21、进气口;22、排气口;23、第一排气段;24、第二排气段;30、缓冲筒;31、气体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出气口、过滤装置10、排气管20和缓冲部。排气管20穿设在过滤装置10上,排气管20具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缓冲部用于止挡由排气口22排出的气体,被缓冲部止挡后的气体流经过滤装置10后由出气口排出。优选地,过滤装置10包括固定板和过滤网,固定板和过滤网上均具有透气通孔。
应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高压气体由进气口21进入排气管20,并经排气口22排出,由于缓冲部止挡由该排气口22排出的气体,因此,高压气体在遇到缓冲部之后,其速度减慢,进而高压气体撞击压缩机的铸件内壁的作用力降低,被缓冲部止挡后的气体流经过滤装置10后由出气口排出,这样,高压气体在受到缓冲部止挡之后,经缓冲部与排气口22之间的间隙流出,并经透气通孔穿过过滤装置10。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降低了噪音和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