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大采深与下组煤开采防治水综合治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8702.X | 申请日: | 2014-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彪;成光星;王殿录;王铁记;田金栋;王玺瑞;蒋勤明;高会春;高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 |
| 地址: | 0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大采深 下组煤 开采 治水 综合治理 方法 | ||
1.一种煤矿大采深与下组煤开采防治水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整体区域超前全面注浆封堵治理
a.地面物探
在所述整体区域进行物探,根据物探结果确定垂向主孔及其相应的水平定向分支孔的数量和分布位置;所述整体区域为采区、阶段水平区域单元或受地质构造分割的水文地质单元;
b.地面勘探,整体区域内超前全面注浆治理
所述地面勘探为钻探、验证;首先在地面施工垂向主孔,然后造斜进入奥灰含水层后,再施工水平定向分支孔;在钻进中以寻找导水溶蚀溶洞、断裂构造或裂隙带;
若遇导水构造或裂隙带造成浆液大量流失,立即注浆治理;
若进入奥灰含水层未发现导水裂隙,继续施工水平定向分支孔,并查找导水构造或裂隙带,在找到导水构造或裂隙带或在钻进中有漏浆流失时,做压水试验,根据水量的大小决定注浆量和注浆浓度,然后注浆治理;
所述水平定向分支孔以“带状、羽状、网状”方式进入奥灰含水层后,以井斜大于86°方向沿奥灰含水层延伸,使原来在水平方向无联系的导水裂隙、溶洞渗流通道互相连通;
所述水平方向分支孔采用煤矿井下水平方向钻进技术或采用径向高压水射流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进行钻孔;
(2)井下掘前“条带”超前注浆治理
大采深或开采下组煤矿井掘进头前方采用直流电法及上述步骤(1)的探测方法进行超前探测,若两种探测方法在同一位置都存在低阻异常区,须采用钻探验证查明,并采用超前注浆治理后,方可继续掘进,做到“不掘突水头”;
在掘进前方加固煤层底板掩护煤层巷道掘进,首先要注浆加固一定厚度巷道底板岩层和封堵潜在的出水通道;
(3)采区内注浆补强及相邻未采区域超前注浆治理
回采工作面掘出后,采面内用两种以上物探指导煤层底板全面注浆改造,为创造相邻未采区域掘进“不掘突水头”条件,工回采工作面巷道每掘进50m开一个钻窝,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改造范围要在本工作面设计参数基础上外延30m以上,实行全面注浆超前加固;
(4)回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大采深与下组煤开采防治水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应在突水系数大于0.06MPa·m-1时实施;采用以下三种整体区域超前治理模式:
a. P≤0.06MPa ·m-1,以查找封堵出水垂向通道为主;
b. 0.06<P<0.1 MPa ·m-1,煤层底板全面注浆改造;
c. P≥0.1 MPa ·m-1,改造奥灰岩层顶部为相对隔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大采深与下组煤开采防治水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和步骤(2)的超前注浆量要达到总工程量的注浆量的7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7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